揭秘《独行月球》:比沈腾还火的金刚鼠是怎么“做”出来的
谁能想到《独行月球》中,比沈腾、马丽还火的,竟然是一只袋鼠!
电影中的金刚鼠刚子,被广大网友称为“宇宙顶流”。有人说,刚子的每一个表情都鲜活,像极了真袋鼠;也有人说,和独孤月(沈腾饰)告别时,刚子湿漉漉的眼神和呜咽,瞬间就戳中了泪点。
沈腾和袋鼠刚子有大量对手戏。据悉,电影里的袋鼠是根据真人动作捕捉和特效结合完成的,饰演袋鼠的是开心麻花演员郝瀚,他虽然在电影里没有露脸,却耗时一年的时间完成这个角色。
为了向观众呈现出一个鲜活的刚子,导演张吃鱼找到了国内一线的特效公司MOREVFX,该公司曾为《刺杀小说家》中的“赤发鬼和黑甲”,《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的“莫扎特”等做过生物特效,还参与了《流浪地球》的特效制作。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MOREVFX成都子公司也参与了该片的特效制作,比如“袋鼠拉车”镜头环节的灯光渲染及镜头合成制作,就出自该团队之手。
成都子公司80%的人员参与了制作
据悉,《独行月球》全片特效镜头将近2000个,MOREVFX的整个团队一共完成了1500多个。
MOREVFX成都子公司运营总监刘姗姗透露,MOREVFX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原因,主要也是因为该公司是百分百的本土特效公司。
“导演的喜剧创作需要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氛围,对比国外团队,我们无论是沟通成本还是文化差异上都更有优势,而且对于正在不断成长的本土视效也会在制作中更加用心。”
拍摄幕后
因为《独行月球》的特效镜头众多,为了更好的拍摄制作,MOREVFX在前期就进行了2个月的虚拟拍摄,虚拟拍摄能够帮助导演更直观的了解到拍摄后的效果,为实拍提前做好了预案,减少出错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成本的可控性。其中,“袋鼠拉车”的重头戏就进行了虚拟拍摄。
据介绍,成都子公司几乎80%的人员都参与了该片的制作。其中长存湖基地由模型资产到最后的镜头合成输出的全流程制作都是由成都团队完成的,还有一部分“袋鼠拉车”的镜头环节的灯光渲染及镜头合成的制作,也出自成都团队之手。
《独行月球》后期制作历时3年,MOREVFX北京团队加上成都团队一共不到400人,最开始的剧本概念设计历时4-5个月,虚拟拍摄2月,现场实际拍摄5个月,后期制作1年多;项目分工比较细,前后有12各部门,全部依托于其内部开发制作流程,在各部门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下才得以完成。
一帧一帧调整金刚鼠5000万根毛发
提及这次特效制作过程面临的新挑战,刘姗姗称片中在月球的环境表现和袋鼠的相关制作方面相对来说是难点,月球表面选用了UE(虚幻引擎)来配合传统流程进行制作。
“为了能够更好的兼容,我们内部开发了大量的工具,UE的使用帮我们提升了不少制作进度。还有就是如何表现袋鼠的情感了,我们在前期搜集了大量袋鼠的各种物料参考素材,一方面要确保写实,再一个要结合袋鼠演员的情绪表现,最终加上内部动画师的反复打磨,还原了一个富有戏剧张力的大红袋鼠。”
拍摄幕后
影片上映后,#金刚鼠5000万根毛发真实还原#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金刚鼠的这5000多万根毛发是通过一帧一帧地调整呈现出的效果。
刘姗姗表示,其实不管是毛发还是动作表演,都是制作这只袋鼠的难点,可以说是互相影响的。首先就毛发来说,大家都了解,其实对于短毛动物毛发的数量、分布、光泽度等,都很考究,简单来说,就是做不好很容易穿帮,还会显得假。
“所以我们在前期做袋鼠毛发的时候就进行了各种的测试,动作的挤压,颜色,脏迹的影响等等,尽可能让毛发能够满足于各种动作的表现,虽然前期做了很多测试准备,但实际在做动作表演的时候,为了能和演员交互完美的融合,我们还要在镜头制作的时候进行反复修改,因为袋鼠的表情是经过毛发渲染才可以最终做判断,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最终效果后再返回好几个环节做出重新修改。”
不少观众表示,从《独行月球》的特效来看,国内的特效制作与国外顶尖特效公司的制作差距在缩小,提到这个话题,刘姗姗表示,单单从特效制作的角度来说,《独行月球》效果确实是已经算是国内比较高的水准了,即便放在全球范围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特效制作其实是一个依附于科技创新的艺术文化行业,“对比国外的顶尖视效公司,我们的技术研发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学习和开拓的空间,而这其中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就目前国内的行业现状来看,对于大多数视效制作公司来说都是捉襟见肘,一方面是人才的严重缺失,再一方面就是不少制作公司大多只能保证自身经营的温饱问题,所以我们还任重道远,同时也需要政府的鼎力支持。”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