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 坚守主业做强实体经济
2019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有一位代表讲述了福建民营企业传承“晋江经验”、推动创新发展的情况,表示“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坚守实业。听了他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
20年来,晋江先后承担43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包括农村土地改革、新型城镇化、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其中多项改革涉及做强实体经济。
提质量、创品牌、拓产品,晋江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聚合起搬不走的产业集群,持续探索新时代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8年,晋江市规上企业研发投入28亿余元。2021年,这一数字达到57亿元,年均增长26.3%。
晋江有7000多亿元的工业底盘,超26万的市场主体,拥有海量数据资源,推进数字化转型,有基础有优势,以数字转型推进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正当其时。
晋江龙头企业发展“一骑绝尘”,同时与一些中小企业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关系,产业链条充实有后劲,链上各类企业协同配合,共同抵御风险,筑牢竞争优势。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是晋江党委、政府服务实体经济的承诺。
20年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晋江经济年均增速11.4%,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近3000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21年保持全国前十,2018年以来稳居全国前五。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郑良 庞梦霞
备受马拉松选手青睐的碳板跑鞋,单只重量仅160克;采用“百叶窗”仿生材料的T恤,接触汗水后面料自动形成通风孔;将“雨屏”科技应用在鞋面上,做到“下雨不湿鞋”……这些满载“黑科技”价值的“新国货”,有着同一个标识——晋江制造。
2019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有一位代表讲述了福建民营企业传承“晋江经验”、推动创新发展的情况,表示“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坚守实业。听了他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
对于晋江,习近平总书记再熟悉不过。下基层、进企业、访农村……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和福建省省长的六年时间里,他曾七次到晋江调研。2002年8月20日和10月4日,习近平分别在《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系统总结晋江发展成就和实践探索。
从地方到中央,坚守主业做强实体经济,始终是习近平坚持倡导的发展思路。
坚守主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坚持不懈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发展质量,是“晋江经验”的鲜明特色。20年来,晋江先后承担43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包括农村土地改革、新型城镇化、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其中多项改革涉及做强实体经济。
2019年10月,晋江市被福建省委、省政府确立为全省首批县域集成改革试点。今年8月,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支持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的意见》,支持晋江围绕鞋服、纺织、建材、食品、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从动能转换、创新发展、数字赋能等方面扶持实体经济。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家庭作坊起步,晋江人心无旁骛坚守在纺织、鞋服、食品、建材等市场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为“一双鞋”“一张纸”“一块面包”赋予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发展内涵……提质量、创品牌、拓产品,晋江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聚合起搬不走的产业集群,持续探索新时代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00:00
/
00:00
直播
“中国鞋”走出中国路
改革开放之初,晋江的发展始于“一双鞋”。
位于晋江入海口的陈埭镇,面积不足40平方公里。1978年,全镇人均年收入仅50余元。上世纪80年代初,得东南沿海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发挥侨乡优势,从利用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起步,陈埭的制鞋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
2001年4月20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出席了第三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在安踏展馆,习近平对企业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把好质量关,创出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创新产品。”
牢记嘱托,20年来,晋江坚持用“中国鞋”走出中国路。
把好质量关,20年做好一双鞋。这双鞋,从模仿海外鞋款起步。为提高产品质量,晋江本地代工厂从引进国际运动鞋服品牌生产线开始,悉心学习企业流程管理,逐步发展为自主建立生产线,不断完善上下游配套。
如今,晋江鞋企普遍建立了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少企业建立起自己的创新实验室,一些企业开始在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引领国际标准。晋江鞋,锚定“高品质、专业化、科技力”,持续提升质量。
在特步集团的运动科学实验室,记者看到,跑鞋上搭载3D动作捕捉器,用于收集脚部受力、触地时间等信息。
“做出一双好的运动鞋并不容易,生产流程涉及数十道工序,260多个检测指标。晋江鞋的发展,就是不断提升一双鞋的质量、品质、科技含量的过程。”晋江市科技局局长蒋家兴说。
强化运营,创出中国品牌。2000年前后,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东南沿海鞋业产业链逐渐完善,代工外销鞋企竞争激烈,原有模式利润微薄。同时,国内市场消费逐渐升温,内销潜力巨大。
晋江恒盛玩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022 年 2 月 8 日摄) 晋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2002年,晋江市提出了品牌运营和资本运营“双翼计划”,引导扶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重点拓展国内市场。同时,晋江推动企业改变家庭作坊、家族企业式的管理模式短板,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升级。
开专卖店、请明星代言、推进上市战略……安踏、特步、三六一度等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带动了晋江产业升级。
这一升级过程持续不息,使来自晋江的鞋服品牌市场占有率始终位居国内市场前列。“中国消费者对于体育用品呈现出更多个性化、多元化需求。面对新形势,安踏明确提出‘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战略转型,全链条创新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告诉记者。
聚力研发,一心一意谋创新。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赞助商,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了32个品类、3000万份产品。其中,采用宇航冻干技术制作的方便面,在零下37摄氏度低温下将浓缩的面汤、西红柿和面条冷却冻干,保持原汁原味。来自国际的一流食品专家团队研发的干蛋糕等多款产品成为“网红”,被多国运动员在社交平台点赞,带动了消费热潮。
“做好‘一块面包’,原料、设备、工艺、管理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盼盼食品创始人蔡金垵介绍,盼盼建立了全球采购网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7个生产基地,拥有上百人的研发团队,每年投入研发费用上亿元。盼盼与全球多个国家顶尖食品专业团队、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在产品研发、检验检测、工艺创新等方面不断创新,每年推出上百款创新产品。
在三六一度公司的创新实验室,研创中心主任魏书涛向记者展示了公司新近推出的“百叶窗仿生材料”T恤。这种仿生材料接触汗水后,会自动形成通风孔,实现快速通风透气。
研发这款产品历时3年多。在魏书涛看来,当前“国货热”背后是消费升级需求,企业只有不断研发创新,推出更多高品质、有科技含量的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晋江传统产业创新的态势起来了。无论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蒋家兴说。
2018年,晋江市规上企业研发投入28亿余元。2021年,这一数字达到57亿元,年均增长26.3%。企业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发力创新,不断推出市场热销产品。
在晋江市茂泰鞋材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机械臂在进行花园鞋自动打孔作业(2022 年 5 月 12 日摄) 周义摄 / 本刊
数字化“化”入寻常企业
做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
记者在晋江采访了解到,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多重难题。晋江党委、政府以推动企业数字转型为抓手破解难题,加强扶持引导,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今年初,晋江在全市启动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7月,晋江出台《支持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十二条措施》,从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样板、推动企业数字化普及应用、夯实数字化转型平台支撑、拓展数字化转型公益服务、支持数字化技术人才培育、加强数字化转型金融支持等方面,扶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2家标杆企业全流程示范引导。走进卡尔美体育用品生产车间,一条条垂悬的智能悬挂系统整齐排列。服装裁片经过全自动切割机精准切出后,锁边、压线、上领口、整烫……十几道工序高效流转,工人与智能系统有序配合。从开始裁片到制作完成,出品一件成衣平均只需要一两分钟。
生产车间内,大屏幕实时更新着订单总数、完成率、下单时间等大数据。该公司总经理柯永祥介绍,数字化系统自动衔接着生产的各个环节,自动采集所有环节数据,周转效率大幅提升。智能悬挂系统有效减少了工厂的半成品堆积,产能提升了20%。
卡尔美是晋江首批推行数字转型的22家标杆企业之一。去年以来,在晋江党委、政府引导下,安踏、卡尔美、信泰、盼盼等企业“试水”数字化转型,通过打造数字产线、无人车间、智慧工厂、灯塔工厂等,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仓储物流、市场推广、资金结算、售后服务等环节,推动全流程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
晋江市市长王明元介绍,数字化转型运行一年多来,晋江试点企业平均用工减少6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50%,生产效率提升40%。
赋能中小企业“环节突破”。记者走访晋江纺织鞋服、食品、机械制造等多家企业发现,龙头企业在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等方面示范先行的同时,晋江还在推动点多面广的中小企业根据各自情况,在研发设计、车间管理、物流等单一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由政府联合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根据各企业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各环节面临的具体问题,在智能运维、智能调度、智能物流、智能管网及算法软件优化等方面提供精准指导,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科研机构,该中心去年以来已为晋江200多家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其中不少是中小企业。
数字化转型从研发、生产、管理、供应链等环节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利益——研发上,提升设计协同能力,缩短产品研制周期;生产上,通过设备互联,实现实时监控生产现况,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管理上,通过信息化系统集成,实现管理全流程透明可视,提升运营效率;供应链上,数字化技术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50亿元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合力。今年7月,由晋江市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出资设立,总规模达50亿元的晋江市产业发展母基金正式成立。基金的设立旨在发挥市场放大作用,力争撬动200亿元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领域。
对于纺织、鞋服、食品、建材、机械、医疗器械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标杆样板企业,晋江市政府按照不超过其软件系统、硬件设备投入金额20%的标准给予补助;鼓励在园区标准化建设中打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对示范项目补助比例为25%;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服务商研发推出共性、通用、低成本系统解决方案的,既奖励应用企业,也奖励平台商,根据其所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最高可获30万元奖励。
“拿出‘真金白银’补贴转型企业,效果明显。”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介绍,“晋江有7000多亿元的工业底盘,超26万的市场主体,拥有海量数据资源,推进数字化转型,有基础有优势,以数字转型推进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正当其时。”
游客在福建泉州晋江古石桥安平桥上游览(2021 年 7 月 8 日摄) 姜克红摄 / 本刊
催化集群发展优势
食品、纺织、鞋服、建材……一镇一品,是晋江产业发展的一大特征。
历经市场淘洗,晋江如今拥有超26万家市场主体,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00多家,上市企业50家;形成了纺织、鞋服2个超千亿元,建材、食品2个超500亿元,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3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也涌现出安踏、三六一度、盼盼、恒安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同向发力,是近年来晋江稳住实体经济大盘的重要秘诀。
上下游协同,产业链安全可控。记者走访了解到,晋江行业龙头企业的周边,活跃着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提供配套服务。这些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晋江、泉州、莆田等地,辐射半径在50公里以内。龙头企业能够快捷便利地找到配套商,降低成本;中小企业专注于产业链条某一环节的研发生产设计,不愁没有市场。
今年前三季度,安踏、三六一度、特步等运动鞋服企业营收均实现大幅增长。它们的逆势增长,也带动了周边中小企业稳生产、保利润。三六一度公司副总裁侯朝辉告诉记者,从鞋服材料、鞋带、纸箱到标识、模具,产业链上下游500多家做配套的中小企业,全部保持满负荷生产。
占地不足30平方公里的晋江英林镇,分布着大大小小230多家泳装企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98%左右出口海外。由于近年来国际市场不稳,英林泳装企业不同程度出现利润下降、海外市场萎缩。
晋江市、英林镇党委政府牵线“以大带小”,推动安踏、特步、三六一度等龙头企业通过合资经营、品牌授权、代工等方式,打通英林泳装转向国内市场之路,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稳定了上下游5万多个就业岗位。
“大”“小”相济,共筑竞争优势。在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发力,“小物件”也能做成“大生意”。
从一家小作坊做起,专注于做好一根拉链,福建浔兴拉链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持续多年保持国内行业销量领先。今年以来,公司海内外订单保持逆势增长。
“小小的拉链,连接了纺织、染整、组装、冲压等六七个行业,涉及数十个学科。”公司副总裁张田告诉记者,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等10多所科研院所合作,在原材料、工艺、流程、智能化车间等方面持续创新,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记者调研发现,在坚守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晋江注重激发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的长处。晋江龙头企业发展“一骑绝尘”,同时与一些中小企业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关系,产业链条充实有后劲,链上各类企业协同配合,共同抵御风险,筑牢竞争优势。
危中寻机,抢占价值链中高端。近年来,由于东南亚国家在出口关税、劳动力成本、用地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一些国内鞋服厂转移到东南亚。但记者走访发现,这些企业,仍把面料、鞋材乃至智能车间等占据价值链中高端的资源留在国内。
信泰集团是一家纺织面料、纺织机械生产企业,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鞋服品牌,海外订单占集团营收的60%左右。为配合海外客户需求,公司于2016年在越南设立工厂。
信泰集团总裁蔡清来告诉记者,东南亚国家企业生产一双运动鞋所需的高端面料、纱线、鞋底材料等,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内出口。在东南亚国家建设智能车间、数字化生产线,离不开来自国内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
记者在晋江多家企业工厂车间看到,纱线、面料、鞋底、鞋面、机械设备等,正源源不断装箱、发货、出海。
一些受访企业家提出,东南亚国家纺织鞋服产业的发展,给晋江企业带来新的订单,这对于晋江等国内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是机遇。关键在于,以创新激发产业集群优势,赢得更多发展机会。
“要抢占价值链中高端,就得在精细化工、中高端面料、智能装备、高端设备、示范工厂等方面发力。制定行业标准,引领发展方向,做强产业集群优势。”华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劲煌表示。
在晋江市信泰集团的工厂,工人在忙碌(2022 年 4 月 12 日摄) 周义摄 / 本刊
有为政府: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
晋江是民营经济重镇,民营企业占到98%以上。20年来,晋江不断根据企业需求塑造政府职能,当好企业的“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促进有为政府充分助力有效市场。
当好引路人,服务企业提升格局。“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这是“晋江经验”的重要内容。
早在2001年,晋江市就成立了企业上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助力安踏、特步等鞋服集团进入资本市场,为其发展壮大提供“资本燃料”。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晋江着力引导企业聚焦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插上“科技翅膀”。
蒋家兴告诉记者,晋江搭建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平台,推动本地企业与国内十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导216家企业与80多所高校长期开展人才培养项目合作,两年为企业创新、转型提供财政补贴30亿元,并在税收、融资等方面予以支持。
企业不仅是市场主体,也要承担好社会责任,将做强实体经济的理念持续传承下去。2002年12月,在晋江党委政府促动下,全国首个县级民间慈善机构——晋江慈善总会成立,时任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许连捷任会长。
“企业捐出来的钱,用于帮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资助乡里修桥铺路等。”许连捷告诉记者,做慈善培育了企业家的家国情怀,也给后代树立了榜样,告诉他们要传承父辈艰苦创业、坚守实业的传统。
当好推车手,勇于担当作为。“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晋江经验”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晋江市各级政府部门坚持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瓶颈时,及时帮一把、扶一把、推一把,做到政策精准滴灌、氛围宽松和谐。
2022年3月中旬,福建泉州暴发本土疫情。晋江也出现多例确诊病例,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英林镇多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3~4月正是赶订单生产旺季,不少企业已经提前交付了海运集装箱定金。如果不能按时交付,将承受巨额违约责任,一批企业面临倒闭。
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当地党委政府帮助规上企业闭环生产、闭环运输,点对点运送至厦门港出海,保障生产、按时交货,挽救了一批企业。
晋江对实体经济的帮扶几十年坚持不懈,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今年1至9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94亿元,增长3.5%,20多万个市场主体保持稳定,上百万外来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以内。
当好服务员,转变角色推动发展。“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是晋江党委、政府服务实体经济的承诺。
2021年12月,胜科纳米福建有限公司面积6000平方米的半导体芯片分析测试实验室正式运行。选址建厂、场地装修、设备安装……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高科技企业,从决定在晋江设立公司开始到正式运营,仅用了半年时间。
公司总经理乔胜明告诉记者,晋江党委、政府的服务效率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党委、政府建立专班,靠前服务,各项审批手续一个窗口完成,人才补贴当年兑现,员工租房、联系食堂等也迅速协调解决。只要企业有需求,随时给政府部门打电话,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解决。
“良好的政企互动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晋江经验’的内涵之一。晋江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不介入企业具体经营,把更多精力放在搭建平台、优化服务、维护生态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张文贤说。
20年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晋江经济年均增速11.4%,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近3000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21年保持全国前十,2018年以来稳居全国前五。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心无旁骛坚守实业,一心一意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依然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宝。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晋江经验”必将谱写新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