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捕捉技术——不仅仅只是拍电影而已
“动作捕捉”对我们来说决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早在世纪之初的好莱坞经典大片《魔戒》中,那个满心念叨着“Its my precious”的Gollum,就让我们见识到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威力。在电影技术史上的一大里程碑《阿凡达》中,更是让动作捕捉技术震惊世界。
▼被称为“动作捕捉第一人”的安迪瑟金斯为Gollum提供动作捕捉
一方面是通过电脑技术合成的人工虚拟形象,一方面又要让他们的每个动作、一眸一笑都能完美的展现出真实人物的姿态,动作捕捉技术就是为此而生。
动作捕捉(Motioncapture),通过捕捉并记录真人表演时的动作与神态,然后把这些数据同步到虚拟形象的身上,从而使虚拟角色可以无中生有般的达到逼真、自然且与真人无异的演出效果。通常,这个过程需要多台摄影机捕捉到真人的全息影像,并将之转换为数字模型,再通过电脑渲染到虚拟角色身上。
动作捕捉技术也有许多的分类,例如“机械式动捕系统”“声学式动捕系统”等等。其中,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是“光学式动捕系统”——这种系统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贵。当然,动作捕捉技术不仅仅只为电影服务。
▼在游戏《使命召唤》中担当Boss的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 ,你能分清这是电影还是游戏吗?
如今,电子游戏愈发重视交互式体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首先是游戏表现力的逼真程度,因此在许多3A级游戏大作中,动捕技术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游戏的一大分支——体育竞技游戏中,动捕技术更是成为了变革的钥匙
细数风靡全球的体育游戏,无论是《FIFA》、《实况足球》还是《NBA 2K》系列,在没有采用动捕技术之前,无论内容形式有多丰富、人物模型有多逼真亦或是那些官方的海量授权,但都有一个被玩家长久以来诟病的地方——人物动作的生硬与不合理。
作为体育游戏,肌体动作的展现是最基本的要素,无论是射门、传球还是突破、灌篮,这些构成体育游戏的基本元素,都依赖于对每一个动作细节的真实还原。而在共性的基础上,普通队员与球星又有着个性化的差别。这些体育竞技的动作建模,直接影响玩家的感官体验。不真实的动作,会直接导致游戏口碑和销量的暴死。
而动作捕捉技术的存在,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以普通运动员的身体数据作为泛用性的标本,而知名选手则能提供差异化的动作数据。在最新的《FIFA》游戏中,EA就请到了C罗为他们提供动作捕捉。同时,体育竞技游戏与动捕技术的结合,还催生出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由于提供动作捕捉的往往也是游戏的代言人,明星的话题效应增加了游戏的卖点,将娱乐产业与体育产业连接在一起,产生了跨界营销的化学反应。
▼C罗既是《FIFA》的代言人,同时也为《FIFA》游戏提供动作捕捉。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动作捕捉技术不仅仅只是在“体育游戏”中大展拳脚,在真正的体育产业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动捕技术捕捉运动员的动作,进行量化分析,结合人体生理学、物理学原理,研究改进的方法,使体育训练摆脱纯粹的依靠经验的状态,进入理论化、数字化的时代。此外,在比赛中也能通过动捕技术,有效的监控运动员的情况,实时的精确计测运动员日常训练的运动特征。还能通过动捕技术,监测比赛中的实时运动情况,辅助裁判作出正确的决断。而在运动康复领域,动捕技术也能通过分析相应的运动数据,指导运动员进行特定部位的康复训练,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当然,动捕技术与VR技术的结合,将动捕技术的数据通过虚拟现实展现出来以指导训练,甚至可以作为模拟战的对手......
也许,不久之后的未来,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将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
~END~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STA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