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赚2亿,虚拟主播已经照进现实
近两年,虚拟主播(VTuber)的数量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增长。如今在抖音、B站,乃至传统电视台上,你几乎都能发现虚拟主播的身影。某短视频平台的虚拟主播一夜圈粉超百万,据统计,在2021年VTuber获赏榜单排名中,润羽露西娅以近2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069万元)登顶榜首。
走进虚拟主播直播间,乍一看,它不仅形神兼备,会介绍商品带货,还能来一段舞蹈和Rap调节氛围和情绪。更重要的是,它很安全,没有明星、头部主播那样的塌房风险,不会生病、闹脾气、疲累,甚至可以一天24个小时连续不间断地进行直播。
在中国,虚拟主播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2004年,某频道制作推出三维的虚拟主持人“小龙”,不过囿于技术水平,该虚拟主播智能化较低,应用范围有限,当时兴起的虚拟主播热也仅是昙花一现。
如今,借着5G和人工智能的东风,以及直播设备、虚拟工具、形象等技术成本在不断降低,新一轮虚拟主播热重新席卷全国。现在虚拟主播已广泛应用于新闻、综艺、游戏、演艺、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之一将是虚拟偶像化,而孵化虚拟偶像的重要壁垒在于何如打造、运营虚拟人的人设以及节目资源。随着技术逐步完善,应用场景也将更加丰富。
虚拟主播可以推动节目形态创新,抬升了智能化水平。作为科技创新的虚拟主播,基于智能语音合成技术,输入文字即可生成连贯播报的语音和画面。虚拟形象合成技术,也能有效提升节目制作效率及质量。
一些网站上的虚拟主播不仅能纠正多音字、背景音和音效,还拥有变速、数字纠错和韵律纠错等功能。此外,虚拟主播还能实现瞬间穿越,克服时空限制。虚拟主播能够忽略特殊气候、交通、通信条件造成的困难,代替真人出镜,使采访报道更加安全可行、成本更低。
高度拟人化形象使虚拟主播具有人格化魅力。早期的虚拟主播只是对真人进行模仿,往往以真人主播为原型。随着技术进步和艺术审美的影响,虚拟主播开始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创意外形。从2D到3D,再到超写实数字技术,虚拟主播的人物美化度逐渐趋于完善,建模和内容生产均有AI参与,制作效率更高,也更智能,能面向更多应用场景。可面向全群体用户,可由视频、直播、chatbot等载体承载,更具备千人千面的互动能力。
靠着真实自然的面容、表情、肢体动作,全球首个做到和真人原型真假莫辨的数字孪生人N小黑,直播70天,都没人发现主播其实并非真人,而是数字孪生虚拟人。不止N小黑一个人是虚拟的,他还有个数字孪生人搭档:N小白。
湖南卫视新年接班《快乐大本营》的综艺节目《你好!星期六》中,虚拟主播小漾被加入了常驻主持团队。“小漾”的取名源自英文单词“Young”,寓意着年轻与青春,作为湖南卫视实习主持人,她的诞生历时3个多月,集结了30多位数字艺术家和工程师的灵感和智慧,大数据赋予她青春活泼、元气满满的形象。
随着数字孪生、深度学习、AI音像识别等技术逐渐成熟普及,虚拟主播已不再局限于影视作品,正在更多领域中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具备更多生活体验与交互功能。
元宇宙时代何时到来,我们不得而知,但眼下,虚拟主播已经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