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十佳科幻电影《2000》年后篇章,部部经典
NO.10猩球崛起(2011)
我一直以为猿类是不会互相残杀的,但原来还是和人类一样。 本片作为经典科幻片《人猿星球》的前传,由鲁伯特·瓦耶特执导,讲述了人猿进化为高级智慧生物、进而攻占地球之前的故事。本片剧情紧凑、逻辑严谨、情感真挚,在各个方面都无可挑剔,最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的众多猩猩都由曾经参加过《阿凡达》制作的特效团队用CG技术所打造,为了制造上百个逼真的猩猩形象,影片拍摄之前,制作团队和演员参阅了大量自然野生的录像,最终饰演凯撒的安迪·瑟金斯成功的塑造出一个令人恐惧的高智商大猩猩,堪称动作捕捉技术运用的极致。电影虽然披着一层软科幻电影的外衣,但表达的情感却十分朴素,那就是人类应该平等的对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科学技术不应该被滥用,否则必将会受到严重的惩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也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
NO.9明日边缘(2014)
勇气源于恐惧! 《明日边缘》是一部动作科幻片,由拍摄过《史密斯夫妇》和《谍影重重》的道格·里曼执导,改编自日本作家樱坂洋的小说《杀戮轮回》,作为绝对主角,50岁的阿汤哥和怀着孕的艾米莉·布朗特也贡献了极其精彩的表演。时空轮回穿越的电影在好莱坞屡见不鲜,与其他一些晦涩难懂或是故弄玄虚的同类电影相比,本片的特别之处在于导演通过精心排布的情节碎片与细节交代,让观众自己捕捉到故事的全部背景,并且连接起整个故事的所有线索,体会到顿悟的快感。在不断的时间重置过程中,导演在每一次穿越中都去掉已知加入未知,通过一个个设置精巧的段落让观众跟随主演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信息,使得故事层层递进,人物形象不断丰满,做到了同类型电影的极致。平淡的人生就像一场场无限轮回的战争,有人在战场上日复一日的死在了同样的位置,不思进取碌碌无为,而有人却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推演,纠正曾经犯下的错误,捕捉可能出现的机会,最终站上了人生巅峰。
NO.8彗星来的那一夜(2013)
我爱上一个人很慢,但我爱一个人会很久。 这是一部用稀松平常的生活场景就能让你毛骨悚然、汗毛站立、细思极恐的科幻电影。它没有未来科技的炫目展示、没有未来战争、没有赛博朋克没有乌托邦或反乌托邦,就只用你每天都在经历的生活场景,告诉你,什么是平行空间,什么是蝴蝶效应,什么是薛定谔的猫。用一个空间讲述了可能存在的无数个空间的故事,当时空产生了交叉,一切就会变得匪夷所思和前所未有的恐惧,无数个如果,衍生出无数个可能性和无数个可能存在于平行空间的你。假如平行空间重叠,你与你相遇,你该怎么面对自己?
NO.7源代码(2011)
如果你只有一分钟不到的生命,你会做什么?我会再吻你一次。 和动辄数亿美元的大制作科幻大片相比,《源代码》显得十分寒酸,电影前期投资仅有3200万,却狂揽1.2亿美元的票房,导演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没钱照样可以拍出出色的作品。本片与导演邓肯·琼斯的前作《月球》十分相似,都以创意和精美的故事来征服观众,这么老套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主题电影之所以拍的如此触动人心,全靠导演通过极具人文高度的价值观赋予影片灵魂,导演用独特的叙事技巧不断挑逗着观众的好奇与探索欲,并最终撕开规则和生命的束缚,思考生命和存在的意义。电影打破以往的英雄大无畏牺牲精神,让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的人得到了理所应当的回报,为国家效力,死一次就够了。
NO.6头号玩家 (2018)
别说沉迷游戏的人逃避现实了,就算是不沉迷游戏,逃避现实的也大有人在。 《头号玩家》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怀旧电影,斯皮尔伯格老夫老发少年狂,脑洞大开的把一切经典的影视和游戏元素全部融合到电影里面,打造了一场梦幻的VR视听盛宴。这种第一视角的未来世界虚拟现实也是最接近元宇宙生活趋势。对于熟知这些IP的观众而言无疑是幸福的,电影全程都是彩蛋,全程都是高潮,当那些经典熟悉的角色相继亮相,几代人的集体情绪记忆被激活,足以让观众感到热血沸腾甚至热泪盈眶。即使对IP不感冒的观众,《头号玩家》作为一个商业电影而言也质量十分过硬,节奏张弛有度,宏大的场面和精致的特效也足够震撼,导演对经典元素的合理整合形成了全新的故事,虚实结合,让人回味无穷。这一切正如《盗梦空间》里的一句台词:对于有些人梦境才是他们的现实,而现实则是他们偶尔做的一个梦。
NO.5月球(2009)
我唯一的朋友是一个又一个自己,静观他们短暂的灿烂,目睹他们暴毙于面前。 《月球》是邓肯·琼斯自编自导的科幻悬疑处女作电影,电影拍摄只用了33天,讲述了人类脱离大气层的束缚,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并开采资源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孤独的电影,静谧的月球,封闭的基地,单调的环境,没有听众的对白,若有若无的悬疑,包括作为近乎唯一的演员洛克威尔寂寞绝望的演绎都让人陷入到孤独的情绪之中。记忆和希望是人类在困境中支撑下去的全部动力,也可以成为彻底摧毁人类精神意志最深层的恐惧,最极致的孤独是别人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 而你一直以为你在他们之中。《月球》摒弃了好莱坞以往的英雄主义形态,对于克隆人的塑造既不是对人类身份认同的渴望,也不是对人类大规模的复仇,而是承认现实,努力实现个体的救赎。当克隆人在阴冷的月球上做出了最具人性化的壮烈取舍,而人类却比机器还要冷血,这种意味深长的对比让电影的主题上升到了人性本质探讨的高度,生而为人不是因为肉体的生命,而是因为拥有善良的灵魂。
NO.4人工智能(2001)
如果他是为爱而生的,那他应该有理由知道怎么去恨。 《人工智能》是斯皮尔伯格为了纪念好友库布里克所拍摄的一部科幻电影,斯坦利·库布里克早在70年代初就产生了拍摄本片的想法,但是随着影片的筹备,他逐渐意识到,这部电影更适合由斯皮尔伯格来执导,但是很遗憾,这个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启动库布里克就离开了人世,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斯皮尔伯格式的温情童话,而不是库布里克式的黑暗寓言。《人工智能》融合了斯皮尔伯格所擅长的各种电影元素,除了他最拿手的科幻外,电影还融入了他细腻的情感及独特道德伦理观。一个被赋予了人类感情的机器人,却只能被当做人类的奴隶,这种人工智能所面临的的道德困境在对待宠物和克隆体等问题上也同样存在广泛争议。当人类始终以为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有权去爱的物种时,电影开头那句话依旧引人深思:“人可以让机器人对人付出百分百的爱,可是人对机器人的爱不应该负责任吗?”
NO.3蝴蝶效应(2004)
巴西丛林的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就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 《蝴蝶效应》是一部由埃里克·布雷斯、J·麦凯伊·格鲁伯构思时间长达7年而导演的科幻恐怖电影。一只蝴蝶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小黄花上扇动了一下翅膀,从而引发了东京掀起的电闪雷鸣,电影通过复杂的剧情和严密的逻辑对“蝴蝶效应”这一学说做出了最为生动的阐释。本片最大的魅力在于导演通过不断的插叙与碎片化的场景串联起多个多个类似于平行空间的剧情,导演在影片各个不同的虚拟现实部分使用了不同的色调,通过各种不同的胶片来展现现实世界的不同变化,让这部头绪众多的影片看起来更加清晰明了。所有人回首往事时,最先想到的总是遗憾,如果当初做了不同的选择人生是否会变得更加美好?电影不仅生动的演绎了这些如果,还给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改变过去并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当一个人真正获得改变过去的能力时,即使真的可以去弥补一些悔恨,却已臣服于改变的贪婪,悲剧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其实人生的本质就是:无论怎么选,总会有遗憾,释然过去,直面现实,接受人生的不完美,远比改变过去要更好。
NO.2阿凡达(2009)
悲惨人生中需要的是值得奋斗的目标。 《阿凡达》颠覆了观众之前所有的观影体验,不自觉地躲避子弹,射入眼睛的箭,真实的失重感,这一切都太神奇了,看完电影观众仿佛体验了一段全新的人生,那种由梦境回到现实的巨大落差感是如此的真实。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作为一种工业产品,让人如沐春风大梦初醒的是佳作,使人老泪纵横忍俊不禁也是佳作,让人身心震撼如梦如幻无疑也是佳作。詹姆斯·卡梅隆花了15年时间,用极致的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最终完成了这部电影历史的里程碑之作,把电影工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愧于他的“世界之王”称号。老卡在电影中给观众展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潘多拉星球,发着光的植物、鲜艳的动物、奔腾的瀑布和漂浮的山丘,在极致的3D技术加持下都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观众的眼前。电影故事虽然简单,但激昂澎湃的剧情里依旧包含了导演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对历史的反思还有对人类现实的深刻担忧,在科幻历史乃至电影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NO.1星际穿越(2014)
人类生在地球,但绝不应该在这里灭亡。 《星际穿越》可以说就是科幻电影的代名词,电影对时间和空间的刻画堪称一本现代物理学教科书,导演几乎把所有最前沿的物理学时空概念都用影像表现在了观众面前:多维空间、时间扭曲、光速飞船、各种星球、黑洞及其内部世界,带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进入浩瀚宇宙的美好体验,而且电影中出现的所有科幻元素逻辑严谨,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一致赞叹。从《盗梦空间》到《星际穿越》,克里斯托弗·诺兰不仅透露了超凡脱俗的导演能力,而且展现了叹为观止的天才想象力,如果他的主业不是导演,那一定是个卓越的科学家。诺兰最让人意外的不是用硬科幻解决科学疑问,电影的主题仍旧是落在了爱与人性上,电影聚焦于一对普通父女间的亲情以及他们之间超越时空界限的心灵纽带,父女虽然远在天际却心灵相通,在科幻的框架下表达的淳朴感情不禁让为人泪满衣襟。影片中所有的问题,由人而起,经过时间的穿越、空间的轮转扭曲最终回到人身上,完成了一个精神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