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文创:虚拟偶像行业期待集体出道
虚拟偶像正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家是不是发现,在抖音上已经开始出现虚拟偶像的主播IP?在一些线下场所中,虚拟偶像正变身客户经理?
爱奇艺《2019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显示,全国有近4亿人正在关注或走在关注虚拟偶像的路上。2020年则被业内称为“虚拟偶像大众化元年”。据统计,2020年至少有9家虚拟娱乐领域的公司获得了投资。其中有2家位于成都的企业,分别是一几文化和偶邦智能。逐渐盛行的虚拟偶像,代表了成都新文创的风向。
近日,由天象产城主办的“超级创始人——虚拟偶像专场”在爱奇艺潮流文化坊举行。众多成都虚拟偶像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展开讨论。天虎科技作为行业观察员参与其中,提炼了以下行业观点,并提出了行业建议。
虚拟偶像的兴起
虚拟偶像,简称“虚偶”,爱奇艺《2019虚拟偶像观察报告》给出这样的定义:并非真实存在,而是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将人们想象中的某个形象具现出来,虚拟形象、动漫角色、虚拟歌手等等都可以被划分到虚拟偶像范畴。
业界公认的世界第一位虚拟偶像诞生于1984年,是日本2D动画《超时空要塞》中的偶像歌手林明美,她以动画角色歌曲的形式发布单曲。之后,虚拟偶像在日本持续发展。
2003年,日本雅马哈公司开发了电子音乐制作语音合成软件VOCALOID,在软件中输入音调、歌词,就可以合成一种模拟人类声音的歌声。后来又发布了第二代VOCALOID,催生了最著名的虚拟歌姬之一初音未来,带动了整个虚拟歌姬群体在日本及海外的流行。
2012年,雅马哈公司以第三代VOCALOID为基础推出了首位中文虚拟歌姬洛天依。后来,洛天依的版权被上海禾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从此开启了中国本土化运营。
图据上海禾念官网
中文虚拟歌姬洛天依诞生近十年,但真正走入主流视野,还是这几年的事。
2016年湖南台小年夜春晚现场,洛天依与杨钰莹合唱了《花儿纳吉》,引发主流媒体报道。2021年春晚,洛天依登上央视舞台,让虚拟偶像更大范围的被主流观众所认知。如今,B站推出了虚拟主播演唱会《创世之音》,爱奇艺推出了《跨次元新星》打造虚拟偶像选秀竞演,中国虚拟偶像产业飞速发展。
今天,仅在成都,就有多家公司已经推出或正在规划打造虚拟偶像IP。在他们看来有哪些共性发展规律与趋势?天虎科技梳理后发现,这涉及到设计风格定位、技术支持、商业模式等各方面的问题。
虚拟偶像IP风格如何设定?
天虎科技曾在去年3月专访过一几文化,彼时其刚获原力创投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如今公司打造的虚拟偶像IP伊拾七仅在抖音平台粉丝量就超过1200万,“平均下来每天都有几百万的曝光数据”。一几文化CEO宋薇分享了打造虚拟偶像“伊拾七”的过程。
宋薇表示,为打造伊拾七准备了半年时间。在做IP设定前做了调研,总结发现国内很多虚拟偶像在设定方面的风格没有本土化,还是偏日系的。
“当时我也在思考国内为什么没有顶级的全民IP,为什么洛天依没有渗透到30+以上的人群,后来总结就是,日本绘画风格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市场教育了,早期的动漫以及漫画家年纪都比较大,整个社会阶层人群都是接受这种风格的,而我们的国漫才崛起。”
因此,宋薇决定要做一个全民IP,早期的风格就要本地化,在设计上也是偏日常的设计,含地域属性。这样的设计会更容易引发共鸣,伊拾七就是一个“接地气”的四川女孩。内容上,要用有限的资源和人去撬动大的流量池,当时的内容规划包括单口相声、3D跳舞等,后来定了情感的方向,“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情感经历,很容易引发共鸣。”
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呈现方式?
虚拟偶像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带来了技术范畴的思考。从2D的形象,到随着VR、AR、XR技术的发展,乃至最新的硬件支持,虚拟偶像的呈现方式也不断创新。
月蚀动漫CEO贺小桐表示,月蚀之前一直在做虚拟偶像形象定制,参与制作的有100多个,“2D的虚拟偶像成本比较低,3D的动作捕捉设备会贵很多,而对于很多主播来说,2D也方便得多,可以直接在家里直播。”
对于成本问题,日樱教育品牌部经理何黎提出,动作捕捉的设备不一定要买,可以采用租赁方式降低使用成本。
达瓦科技是中国首批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影视、动漫、游戏为一体的产学研投综合体,曾为英雄联盟2020年LPL总决赛现场舞台AR特效、爱奇艺跨次元新星、腾讯2021年游戏大会XR内容提供过技术支持。达瓦科技总经理夏斯宇认为,现在行业正面临几个问题。一是投资门槛比较高,动作捕捉、AR等高端设备采购费用非常贵;二是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成本非常高。
而投资门槛高也意味着投资风险大,夏斯宇注意到,资本对行业的持续关注度相对较低。“因为投资成本高,投资风险大,整体的商业模式不健全,就导致不可循环和不可持续发展。”夏斯宇说,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之一是要优化技术算法和优化数字制作流程。
音悦聚CEO谢云认为,虚拟偶像的出现,其实是时代变迁中交互方式变化的结果。从按键手机到智能手机,再到全球巨头都在关注的VR、AR等一系列东西,都是如此。其中,硬件产品需要巨大的投入。音悦聚在其首创的“虚拟透明显示”技术上,正持续打造优化一款适用于虚拟数字人的全息舱产品。目前B端用户居多,正向包括教育类在内的各行业进行探索。
图据音悦聚
商业模式如何设计?
虚拟偶像面向C端用户做人气积累后,开展品牌代言、流量变现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目前也开始出现线下的品牌联动产品销售。而在B端市场,更多是以行业服务模式的面貌出现。
总体而言,这类代言收入并不算高。“2011年国内第一个做虚拟偶像为某汽车代言,一年也就那么多。”放乘文化CEO向巍说。他是国内早期做虚拟偶像的“前辈”,一直就在从事虚拟偶像业务。他认为,做虚拟偶像,本质上要分清楚是围绕TO B还是TO C来做。
一几文化CEO宋薇表示,在变现方面,线上收入部分依托于流量的收入,伊拾七已经很少做了,现在重点是偏品牌,找明星和大的品牌做联动。宋薇说,伊拾七的盲盒、单曲“都快上线了”。
图据伊拾七
音芽未来CEO张国涛表示,IP变现几种方式他们都尝试过。例如在平台推广时有流量补贴,做得好的,平台分成补贴单月可能达到百万元人民币水平;再如直播商业模式,娱乐直播偏向于打赏,直播带货目前偏向于主流商家。此外还有头部机构带来的代运营费用。
线上变现有迹可循,线下有哪些新途径?思想实验CEO宋轶男表示,他们在尝试做快闪店,产品形态为5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品牌在线上曝光现在很贵了,比如在天猫曝光一次能达到6元,对于许多国货品牌来说很难有足够费用去做线上。我们现在在通过快闪店做一个品牌试验,最重要的是露出,不管是我们的IP或是其他品牌的IP,都可以来做一些体验。”
图据偶邦智能
在B端市场方面,偶邦智能是个典型案例。这家公司拥有以“智能分身”为特色的产品,在美国初创,随后在2017年获得软银、腾讯等知名巨头投资,2019年6月偶邦智能中国总部落地成都成华区,目前已经完成两轮融资。偶邦智能副总裁王洲泉表示,偶邦的收益主要来自B端和G端的业务,比如在金融方面有很多创新应用,虚拟偶像在银行网点能起到大堂经理的作用。同时,偶邦也为真人明星提供IP运营服务,还为C端用户提供供娱乐的建模服务。
虎哥说
天虎科技建议:
1、整体而言,虚拟偶像产业的发展,是网红经济的重要一环。对于具有网红城市气质的成都,可以思考在虚拟偶像产业上如何创造更有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比如在技术、人才、推广场景、资金上重点做文章。
2、具体而言,在技术端口,针对企业反映的动作捕捉设备昂贵、创业公司负担重的问题,比如在高新区等有条件的地方,能否采购相关设备集中打造虚拟偶像的公共技术平台,鼓励相关企业租用?
3、针对这个行业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能否做行业摸底后建立相关人才目录,联动企业、高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相关招引活动?
4、虚拟偶像的推广是一个重要命题。这需要场景化的综合支持。例如,能否集中相关企业的需求,与场景供给主体开展对接活动?针对本地企业开发的虚拟偶像IP产品,能否鼓励在政府举办的本地展会、活动等场景,采用这类虚拟偶像作为亮点环节的主持或表演嘉宾?在户外公共大屏的资源利用上,能否对本地虚拟偶像IP考虑一些播放时段的支持,加强品牌曝光?在线下店面、社区美空间中,能否鼓励建设本地虚拟偶像和衍生产品的集中展示场景,并对相关企业给予入场支持?能否吸引到B站、抖音、爱奇艺等流量平台,合作开展虚拟偶像相关的赛事活动,将重要节点放到成都?
5、虚拟偶像行业本身属于新文创范畴,能否鼓励专注新文创赛道的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企业服务机构、产业资本,针对虚拟偶像行业的优秀企业,开展对接活动?
虚拟偶像IP的打造和运营,行业较新,对文创、科技、消费的复合连接性较强,而成都作为超过2000万人口的城市,市场底蕴较好,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新产品新形态新变化出现。天虎科技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