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硬科技靠什么“出圈”?
“硬科技”是“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在这些赛道上,武汉表现如何?
据调研,在人工智能领域下的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AI芯片4个关键赛道,生物技术领域裂变形成的基因科技、脑科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4个关键赛道,信息技术领域的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量子信息、云安全、元宇宙6个关键赛道等,武汉都大有可为。
光电芯片
武汉引领我国硅光芯片技术首次向Tb/s级跨越
研发人员正在研发。
去年底,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总经理肖希博士率领团队完成研制国内首款1.6Tb/s硅光互连芯片。1.6Tb/s的高容量传输,可简单理解为可以满足200家千兆宽带用户同时传输数据。这实现了我国硅光芯片技术首次向Tb/s级跨越。
该芯片使用硅作为集成芯片衬底,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光波导传输性能好等特点,主要应用在大型数据中心,这为我国下一代数据中心内的宽带互连提供了可靠的光芯片解决方案,将为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肖希介绍,还将聚焦“卡脖子”领域,带领团队重点在下一代光通信技术、硅基光电子芯片、6G等方向持续投入并不断突破。
据了解,光芯片是光电子领域核心元器件。光电子器件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重要细分赛道,随着光电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光芯片作为产业链上游核心元器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消费等众多领域。而武汉,仅光谷就拥有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华工科技等涉足该赛道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云岭光电、敏芯半导体、仟目激光、普赛斯电子、武汉锐晶、光安伦、芯源半导体、联特科技、智汇芯等企业也纷纷在光芯片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量子信息
武汉研制原子量子计算原型机年内将发布
光量子逻辑门概念图。
9月21日,记者在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看到,研发人员正在加紧研制原子量子计算原型机,年内有望正式发布。
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詹明生研究员介绍,在量子计算机面前,传统的计算机“就像算盘”。当前,主要工业国家都把量子计算当作未来技术制高点。
量子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正在广为使用的计算机、手机、互联网、时间标准和导航,包括医院里的磁共振成像等等,无一不得益于量子科学和技术。
成立于2021年9月的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依托武汉大学、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主要开展量子感知、量子芯片、量子计算、量子材料、量子通信等5个方面的量子科学基础研究与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量子工程示范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
从量子科技国家布局看,东西南北中各有分工、协调发展。武汉是华中地区的中坚力量。
据了解,武汉很早就参与到国家量子科技的布局中,叶朝辉院士等专家学者一直参与谋划量子调控、量子信息、精密测量物理等重大科研专项。华中科技大学与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共建的精密重力测量科学设施、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的量子探测激光雷达系统研究平台等都和量子科技前沿相关,在国家科研力量布局上,武汉基础研究平台具有硬核实力。
脑科学
百余家科研机构下单三维“脑图”仪器
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生产仪器还原的三维脑图。
21日上午,在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将花生粒大小的鼠脑组织快速切为1微米的薄片,并“拍片”成像。一万多张图像数据经数台仪器高速运转处理后,构建出了完整精密的鼠脑三维结构模型。
沃亿生物基于MOST(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技术自主研发出的BioMapping系列仪器,能绘制小鼠等模式动物的全脑立体定位三维脑图谱,对全脑区域进行划分和标注,为各项基础研究提供脑空间定位的基准坐标参考。
脑科学研究、脑疾病防治、人类意识本质的探索研究等,都需要一张精密的脑图,该仪器超越传统二维脑图,成为脑科学研究的热门基础研究工具。
“绘制脑血管连接图谱,为血管疾病相关的发病机理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形态测量学依据,也是仪器具体应用场景之一。”沃亿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100多家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下单了公司这一领先全球的三维“脑图”仪器。
武汉脑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也势头正猛。今年8月,华中地区首个聚焦脑科学的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脑科学产业基地在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揭牌启动。该产业基地正聚焦脑成像、脑疾病防治、脑机智能、脑电大数据、脑前沿技术、智能设备制造六大领域,打造脑科学专业型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长江日报记者谭芳 李佳 通讯员陈雪芳 严天凤)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