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这次要第一了?

Xsens动作捕捉 2022-11-20 10352

开心麻花又开心起来了么

“含腾量”是指在一部电影中,演员沈腾的戏份有多少。

一般来说,“含腾量”越高的影片,越容易受到观众的期待和好评以至于获得更高的票房,反之亦然。

《温暖的抱抱》《你好,李焕英》《四海》等电影都曾将沈腾出演的信息放在宣发中,但最终的“含腾量”较低,让观众产生了不满。

最离谱的是去年上映的电影《日不落酒店》,宣传期中几乎每张海报中都有沈腾的剧照,影片上映后观众却发现,沈腾的画面仅仅只有4分钟,还是以人形立牌的方式出现的。

沈腾,这次要第一了?  第1张

《日不落酒店》海报。图/《日不落酒店》官方微博

当浙江开心麻花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心麻花”)自制电影《独行月球》宣发时,主创团队就表示,本部影片“含腾量100%”,事实也的确如此。

上映五天,《独行月球》已经拿下超过11亿人民币的票房,甚至刷新了国产电影的排片占比纪录,单日票房占比达到了惊人的93.4%。很快有平台预测,《独行月球》最终票房将突破40亿元大关,甚至可以挑战50亿元的单片票房成绩。

这一切都是因为沈腾么?

《独行月球》不是标准

“排片率超过90%,上座率超过80%,感谢《独行月球》。”《独行月球》上映两天后,北京某连锁影城负责人在自己朋友圈发布了上述动态。

“已经好久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了,仅仅以《独行月球》的票房和上座率来下结论,认为电影暑期档市场将完全复苏,还是不太理智。”该连锁影城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前述受访者看来,“开心麻花出品”“含腾量100%”“沈腾马丽时隔7年再次联手”“科幻+喜剧题材”这些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元素汇集到一部影片中,最终达到票房大卖的结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如果这样的配置,观众还是不来电影院看电影的话,我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影片能把观众请回来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影片都有这样的号召力。”

从累计票房来看,国内总票房最高的演员分别是吴京、沈腾、黄渤,分别以292亿票房、236亿票房和182亿票房位列三甲。再加上徐峥,这四位就是观众口中的“国产电影票房四大救命稻草”。

如果《独行月球》最终票房超过50亿元大关,沈腾便有机会挑战吴京的票房榜首地位。

当《流浪地球》证明了自己的成功之后,观众就一直对国产科幻题材影片抱有很高的期待,虽然2019年上映的科幻电影《上海堡垒》令观众失望,但是很大一部分观众仍对科幻题材影片留有期待和好感。

相同情况下,观众更愿意在电影院中看一部声光电效果匹配院线的电影,而不是一部充值会员便可以在沙发上享受的影片。

喜剧,更是近年来在市场中反复证明过价值的题材类型,观众并不需要接受太多的价值观输出和思辨性分析,相比起那些烧脑、沉重、令人产生不适感的影片,喜剧更容易走近普通观众群体,从而产生最大的票房价值。

由此可见“科幻+喜剧”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但事实上,想要把这两个题材糅合好,并不容易。前不久,导演陈思诚携演员黄渤为观众带来的《外太空的莫扎特》上映18天仅取得了2.21亿的票房。剧情幼稚、人物缺乏逻辑、浮夸的表演让喜剧沦为闹剧,是观众认为《外太空的莫扎特》口碑票房双翻车的原因。

国产电影中,“科幻+喜剧”的题材并不新鲜,《不可思议》《从天儿降》《机器侠》都是相似题材,但艺术水准参差不齐,科幻特效潦草应对,喜剧环节庸俗肤浅,可见想要最终呈现一部真正被观众认可的影片绝非易事。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直到2019年,由宁浩导演的《疯狂的外星人》才真正令“科幻+喜剧”看到了票房成功的可能。

那部电影的主演之一,也是沈腾。

与《疯狂的外星人》不同,在《独行月球》中站在他身边的搭档不是黄渤、徐峥,而是马丽,是那个7年没有合作的老搭档,可谓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不那么科幻也不那么喜剧

《独行月球》改编自韩国漫画家赵石的同名漫画作品,影片讲述在未来的某一天,为防止陨石击中地球,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在月球执行一个“月盾计划”,以月球为盾,让月球抵挡陨石,从而保护地球。在计划大功告成之时,巨大陨石提前降临袭击月球,基地全员除沈腾扮演的独孤月外全员撤离,他成了月球上最后的人类。

影片围绕独孤月和一只名叫“刚子”的袋鼠在月球上的孤独生活展开。独孤月从被宣传为英雄,到最终真正成为拯救地球的英雄。

原漫画中并没有马丽扮演的马蓝星这个角色,而在电影版中,马蓝星隔着屏幕信号和独孤月的感情线索贯穿了影片始终。

伴随着高票房,也出现了两种质疑的声音。

一种声音来自科幻电影爱好者,他们认为《独行月球》中的科幻桥段不够硬核,无论是“逆行追日光开车”还是“在地球上用手电打光拼字给月球看”都显得中二而非科幻,大量不符合物理设定的内容让他们感到失望。

另一种声音则来自喜剧电影爱好者,“喜头悲尾”的设定以及中间大量的“催泪点”让他们认为一部“开心麻花”的电影“令自己并没有开心,反而心揪成了麻花”。

影片的确未在科幻和喜剧两个维度上达到极致,但和开心麻花以往的电影制作对比来看,《独行月球》的投入已经是巨大的。

无论是袋鼠的动作捕捉,还是月球的场景搭配,以及主要演员对着绿布表演还要传递情绪的角度,《独行月球》的制作都堪称大手笔,至于科幻硬核不硬核则代表了主创团队对于影片最终呈现的思考。

沈腾,这次要第一了?  第2张

《独行月球》拍摄花絮。图/《独行月球》官方微博

去年,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沙丘》在内地票房上惨败,可以看出市场对于这个“硬度”的科幻电影的接受程度。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去拍摄迎合小众市场的内容,或许会收获部分口碑,但是对于自身的品牌和电影的市场来说,没有好处。

而喜剧不够喜的问题,在影评人大锤看来,一部分观众被快节奏密集的包袱和小品式的电影呈现“惯坏了”。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节奏更快更密集的笑点,甚至认为一部90分钟的影片应当如3分钟的短视频一般节奏,追求笑料简单粗暴,这样往往会忽略一部电影真正要表达的内容。”

《独行月球》全篇虽然被包装在“科幻+喜剧”的外衣中,但其中不乏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调侃和讽刺,这些内容被巧妙地融入在影片中。

“如果只感受到了‘不够科幻’或是‘不够喜剧’,那么对于观众而言是有些遗憾的。”大锤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开心麻花,摊牌了

开心麻花不再开心了,并不是《独行月球》上映后观众的反馈,而是近年来一直在坊间流传的观点。

其实,真正由开心麻花制作的电影算上《独行月球》至今仅仅只有4部,其它3部分别是《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其它观众理解中的开心麻花电影,不过是使用了开心麻花签约演员,或是开心麻花作为出品方之一。

从4部开心麻花制作的电影来看,《独行月球》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前3部均为开心麻花在话剧舞台中证明过价值而改编的作品,而《独行月球》则是韩国漫画改编。

此前呼声很高的开心麻花话剧作品《乌龙山伯爵》最终并没有被影视化,对此沈腾曾回应是因该作品尺度太大无法拍摄,从而选择了《夏洛特烦恼》。

改编模式一直是开心麻花的制胜法宝。之前比较成功的《西虹市首富》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两部“开心麻花系”电影,也是属于改编。前者改编自美国喜剧电影《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后者则改编自日本喜剧电影《魔幻时刻》。没有了话剧做基础,舶来的IP改编同样可行。

如很多艺术团体一样,近年开心麻花也出现了人员流失的问题。演员王宁,编剧导演闫非、彭大魔先后出走。2018年合约到期的演员魏翔,也加入了闫非、彭大魔创立的西虹市影视,开心麻花以注资的形式成为其股东。

开心麻花虽然有意通过自己的资源培养年轻人,为此甚至还通过视频平台制作了一档名为《麻花特开心》的团综,节目中,沈腾用尽了浑身解数,打上了回忆杀+情怀牌,但最终那档综艺还是不尽如人意。

有观众评论称:“《麻花特开心》是一群有趣的人参加了一档无趣的节目。”

最终,无论是艾伦、常远,还是黄才伦等年轻演员,最终都没有令观众认可。兜兜转转后,开心麻花终于明白,除了沈腾和马丽,其他人独立支撑不起来一部回报可观的商业作品。

用沈腾扮演的角色的话来说,开心麻花如今便是“我不装了,我摊牌了”。

沈腾,这次要第一了?  第3张

《西虹市首富》剧照。图/视频截图

在《独行月球》的高票房后,仍然有不少隐忧,沈腾和马丽虽然在票房和口碑上被观众喜欢,但是多年来表演风格进入了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沈腾“装帅,被打脸,再实现小人物逆袭”的套路已经被观众熟悉到了骨子里,而马丽仿佛也只能在“霸道女主和野蛮女友”两副面孔中反复横跳。

除了沈腾和马丽两位主角,常远、黄才伦退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位置,说着自己习惯的台词,扮演着自己习惯的角色,辣目洋子和李诚儒在戏份不多的情况下也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转场工作。电影整体在一些桥段的处理上仍然可以看到小品的影子,一切都回到了开心麻花的舒适区。

较为出彩的反而是黄子韬,他头戴假发操着一口青岛方言,奉献了为数不多精彩的群戏。

影片中,沈腾扮演的独孤月三次使用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的说法来制造笑点和泪点,而《独行月球》也带给了国产电影市场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一部质量可靠、真正卖座的国产电影出现在了这个暑期档中。

坏消息是,当开心麻花退回了舒适区,谁会成为下一个往前走一步的呢?

作者:胡克非(chinanewsculture@126.com)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