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特效师的待遇怎样?
待遇很不好。 昨日,一张朋友圈截图在影视行业中引爆了:“因游戏行业碾压式的人才掠夺,电影视效行业正面临未来一年之内就无人可用的尴尬境遇”,就连路阳导演也发出感叹:“如果特效行业的人流失走了,还怎么搞电影工业化呢?” 截图中的徐建是影视特效公司MORE VFX的创始人,该公司参与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悟空传》《流浪地球》,以及春节档即将上映的《刺杀小说家》等影片的特效制作,MORE VFX已然位于国内影视特效头部公司之列。 然而徐建向小娱透露:从2019年开始这股从影视特效公司跳槽至游戏公司的趋势苗头渐起,2020年受疫情影响影视行业坠入低谷,走的人就更多了。“这18个月来,我们公司平均每周被挖走1到2个人。” 另一国内头部特效公司BASE FX的副总裁谢宁告诉小娱:“其实,影视特效、动画和游戏公司的人才池是相同的。” 近期还有消息显示,游戏行业正以1-2倍月薪的工资挖角,忙于再造一个3A或《原神》的腾讯网易鹰角们,携着资本市场看好的余威,不遗余力的挖人。 据徐建介绍,中国电影特效行业一年的产业规模仅有2、30亿元;而前不久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786.87亿元。产业规模差异悬殊的背后,是两个行业间员工薪资及待遇上的差距。 站在员工的角度,跳槽作为个人选择似乎无可指摘,但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特效行业除了情怀,还能如何留住人才?国内电影工业化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呢? “游戏公司从电影特效公司挖人,给的薪资都是翻倍的。据我了解,影视特效行业中的初级员工跳槽去游戏公司,月薪可以涨至2-3倍;中级员工翻1.5倍;高级员工翻1倍。职级越高涨的越少。”徐建告诉小娱。 而据boss直聘上位于北京的特效公司的招聘信息显示,初级员工的工资在6千到1万之间,中级员工的工资在1万到2万之间,高级员工在2万到3万5之间。也就是说,为了挖一名特效行业的初级员工,游戏公司愿意付出1.2万到3万的月薪。 那么电影特效公司中到底是哪些人在跳槽呢? 据采访,一般是电影特效公司里偏中高层的员工。“通常这些人已经在电影特效行业工作了5、6年,一方面他们的技术水平相对成熟,另一方面他们基本都成家了有更大的经济压力。” 除此以外,这些人普遍就职于偏技术型的岗位。数字王国中国区工作室负责人 Steve Woo向小娱介绍到:“在电影特效公司,艺术家们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偏重技术,一种偏重美术。游戏制作过程大部分偏程序,对美感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所以影视特效公司中的技术型人才相对更适合跳槽去游戏公司。” 在电影特效公司,这类偏技术型的岗位有建模、贴图、材质等。“如果从这些岗位跳槽到游戏制作行业,工作内容的重合度高达70%到80%。”徐建认为。 “比如像动作捕捉在游戏中运用的就越来越多。差别在于可能游戏的模型没有电影模型的质感高,在画面精细程度和美学上都不如电影,” Steve Woo也认为电影特效和游戏制作过程中共通的东西有很多:“不过也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的,比如游戏需要全部在游戏引擎中制作完成,而影视使用的是工厂流水线的做法,且运用的是Python等要求更高的技术。我们也尝试过在游戏引擎中制作影视特效,但是发现这样做出来的画面效果没有那么好。” 数字王国最新参与作品:《旺达·幻视》 谢宁也觉得:“在特效公司中做TD(Technical Director,技术指导)的人去到游戏公司,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帮助。因为他们看过电影的要求和标准是什么,知道好的效果是怎样的。” 听起来,影视特效人员跳槽去游戏公司像是“降维打击”。其实对于特效公司而言,培养出这些技术熟练的员工,并非易事。 BASE FX最新作品《许愿神龙》 电影特效公司的人一般来源于大学和培训机构,但是学校和产业之间脱节严重。“通常从学校毕业后进入我们公司,需要两三年才能真正对业务熟练起来,培养一个TD至则需要三到五年。”Steve Woo介绍到。 更何况,就算电影特效公司愿意花这么长时间培养人才,能够达到他们标准且愿意接受特效行业并不高的工资的人,并不多。 “本来行业就面临人才断层的问题,难招人。现在游戏公司也来抢人,这个问题就越来越恶化了。”谢宁无奈的说到。 纵观国内游戏市场,虽然《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手游揽获一众玩家,赚得金满钵,但是各大游戏厂商和部分中小型游戏厂商都希望自主研发出像《使命召唤》《刺客信条》这样的3A游戏。特别是在国内玩家对《原神》买单颇佳的情况下,国内厂商对3A游戏的未来更加乐观。 “游戏如果走3A路线的话,电影化是其中一个工作点,有很多过场动画、镜头运用设计等。这些都适合电影特效公司的人来做。”网易一名游戏开发人员告诉小娱。 “游戏制作中,模型、骨骼、动画、贴图、特效、合成、剪辑,还有前期的设定、原画、概念等岗位都适用于部分电影特效公司的员工。只要他们进入游戏公司后稍微熟悉下,马上就能上手做,”在日本一家游戏公司负责游戏研发的员工认为:“况且现在游戏公司和电影特效公司通用的工具和技术也挺多,比如《星球大战》中就有使用游戏引擎UE4制作的镜头,游戏公司用影视特效设计软件Houdini的也挺多。” 在工作内容差不多的情况下,游戏行业的薪资是否真的比电影特效行业的薪资要番上几番么? 不少游戏从业人员告诉小娱,游戏行业的工资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拥有3、4年工作经验的员工一般月薪在2万左右,不过相对来说,游戏行业的薪资很看员工的具体水平,水平越高,薪资可能会高很多。” 据徐建介绍,从电影特效公司跳槽去游戏公司的人一般任职的岗位是TA(Technical Artist,即技术美术)。小娱在boss直聘、猎聘等招聘网站中观察可见,有过3-5年工作经验的TA月薪通常在2万到3.5元之间。“而且游戏行业可能会有较多的项目分成,以及在员工福利上比电影特效公司好。”徐建补充道。 游戏公司除了薪资待遇普遍好于电影特效公司,在部分游戏从业者看来,游戏行业较电影特效行业而言还有以下几点优势: 首先,游戏公司的入门门槛更低。“稍微大点的游戏厂商,都可以接纳完全透明的新人,只要你肯学,在短时间能学会能熟练。电影特效行业则不行,不同的流程有不同的制作平台、软件和规范,如果换了一套你不会的流程,你就做不了这个活。而且游戏行业的从业者不一定需要电影特效需要的理论和艺术基础,但是电影特效行业的理论和艺术基础完全可以满足游戏行业的需求,两者的学习成本不同”。 其次,“国内头部电影特效公司少,提供的岗位种类少,而游戏公司和它们提供的岗位相对更多”。 再者,“从业者进入游戏大厂后,可以顺着大厂的职级向上升职,相对来说不需要关系网基础,可以从零建构圈子。但是影视行业需要圈子,而且行业内没有那么多大平台供你发展”。 最后,“国内电影特效公司多属于乙方,工作环境舒不舒适,很多看甲方是否专业、是否要求很多等等。但是游戏公司多是甲方,开发自己的游戏,工作环境可能要更好点”。 有游戏公司从业者分析到:“一直以来大厂都有去电影特效公司挖人的举动,人才有流动属于正常现象。但是近一年来受疫情影响,电影特效公司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才导致大量人才流失到游戏行业。” 面对产业规模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电影特效公司究竟要如何留住人才呢? 提到国内电影特效行业的未来,电影特效公司的创始人们普遍持乐观态度。据了解,电影局曾经召开过针对国内电影特效行业的会议,也提供有相关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支持。 而且,国内电影对特效的运用越来越多。“零几年我们刚进入这个行业时,一部影片的特效费用仅占到总制作费用的3%到5%。现在即使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或者文艺片,有的特效制作费用占比也能达到10%,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部分打出视效概念的影片中,该比例能到35%到45%。而且好莱坞视效大片中该比例高达70%到80%,可以说国内电影特效行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谢宁认为 具体到电影特效从业者身上,有部分人怀抱着更高的艺术追求需要在这个行业实现。徐建就给小娱讲述了这么一个案例:“我们公司有两名概念设计部门的艺术家,有游戏公司的人多次来挖他们都挖不走,最后该游戏公司只好向我们提出能够进行公司层面的合作,我们公司接他们的单交给这两名艺术家来做。最后我们还是拒绝了。” 虽说如此,国内电影特效行业或者说整个影视行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彻底解决,电影特效行业的留人问题将始终存在。 从国内特效行业诞生至今,人才来源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缺乏与行业真正接轨的大学和职业培训学校。 “零几年时,我们最早的特效人才来源于培训机构,比如火星时代、水晶石、完美动力等,这些机构的老师都来自于产业内,所以人才勉强能用,但大学培养出来的人都不好用,院校和产业脱节挺严重的。后来国内特效产业一直在追赶好莱坞,发展速度太快,技术迭代也快,很快培训机构输送的人才也不好用了。其实14年左右,整个行业就陷入一股恐慌的状态,因为实在没有人可用。”谢宁坦言。 即便有新人能用,如此前Steve Woo所说,需要耗费2到3年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名技术成熟的员工。 一方面是缺乏对口的院校专业或者专业培训学校,另一方面由于电影特效行业起薪低(一线城市月薪普遍在1万以下,非一线城市月薪在4千到6千之间),甚至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小孩学习这个专业进入特效行业工作。 而薪资待遇不佳的背后,则是整个影视行业的商业模式存在问题,导致整个产业链上的公司盈利能力都不算好。 前几天网络上爆出《原神》制作公司米哈游去年纳税金额约为2.29亿元,而大部分影视公司的年净利润都达不到这个金额。 所以说,电影行业要想人才不被游戏行业抢走,需要改善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如果不改变电影公司收入极大的依靠票房收入的现状,拓展电影衍生链条上的价值产出,增加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产业规模,就无法拥有强有力的竞争力。 “其实国内电影行业只要走出寒冬,那些流失的人才自然会回到这个行业中。怕就怕,走出寒冬的时间太久,技术更迭这么快,这些人再也跟不上,新人也不愿意来,那就真的麻烦了。”采访的最后,谢宁感叹到。
大厦将倾,往往是从每一块砖石的溃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