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却惹争议,《流金岁月》口碑不错,为何却收视惨淡?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壹号密探
文|SAM
《流金岁月》在宣发上的力度,可谓是非常足。
能够看得出来,《流金岁月》很希望靠着一己之力,拉回自己惨淡的收视率。
截止到1月7日,《流金岁月》在收视率排行榜上位列第11名。
总收视率难破一,这使得《流金岁月》对于作品本身产生过一定的怀疑。

在宣发的过程当中,随着收视率持续走低。
"大女主"、"闺蜜CP"不再是《流金岁月》最主要的宣发渠道热点。
豆瓣评分从最早的7.5,开始逐渐滑坡到7.1的评分。
从中无不透露出,《流金岁月》现在的处境非常尴尬。
要想改变这样的情况,宣发策略的改变,实际上带来的影响非常小。

为何会出现高开低走的情况,还是同剧情落入俗套有关系。
首先影片本身一开始给人的观影感受,相对来说还是非常不错。
改编剧、大女主,这些设定对于观众来说都是有吸引力的特别之处。
但是随着剧情深入,人物开始走向扁平化,使得关注对其的关注度明显下降。
收视率、口碑出现起伏变化,也就见怪不怪。
大女主剧的软肋
大女主剧,近年来已经是影视剧当中的高热度题材。
本身质量上来看,国内出产的大女主剧还算是不错。
不过这些大女主剧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设定。
在女主角色的选择上,都会采用形象较有英气的女演员。
从这点上来看,大女主题材的影视剧,实际上类似于"换壳"设定的传统电视剧。

除去主角的性别更换之外,没有太多显著变化的设定。
《流金岁月》要想能够拿出上佳的成绩,便需要从题材上找到破除的办法。
《七月与安生》,在大女主题材影视作品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作品采用双女主、闺蜜故事来吸引关注,巧用转折设定,引来观众的高口碑评价。
这确实是大女主题材影视作品,一条可选择的题材创作之路。
《流金岁月》借助亦舒同名小说作为创作蓝图,拿出的设定确实吸引人。

类《七月与安生》的故事题材设定,采用双轨叙事线进行剧情编排。
两个女主、两种不同的人生,让观众在一开始确实觉得非常新鲜。
但是新鲜感并没有延长太久,便开始在收视率上呈现出疲软的问题。
观众纷纷表示,朱锁锁和蒋南孙两个不同处境的人物,在生活上的选择开始同质化。
并轨还是分离
原本观众期待的大女主双轨剧情,女主将会产生相互作用力,映射出当代两种女性的特点。
但是剧情直到结束,都没有观众期待的剧情点出现。
甚至为了挽回收视率,宣发团队开始有意放弃CP热点话题。
转向两个女主单一故事线的宣发话题炒作。
并轨还是分离,对于《流金岁月》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做的选择题。

剧情发展到现在,两个女主的同质化特点越发明显。
原本设定为"不食烟火"的女主蒋南孙,开始出现更多朴实化特点;
而性格鲜明、敢作敢为的朱锁锁,面对矛盾点事件妥协的情况也越发增多。
相较于原著来说,这些改编的举措并不让人满意。

不过最为让人不满的一点,便是剧情改编两位女主的爱情线。
这是《流金岁月》落入俗套最大的一点误区。
两个特点鲜明的角色,却选择爱上同一个男人。
并且这个角色,并未出现在原著当中。
相当于《流金岁月》重新设计出一条爱情线,完全抛弃原著的爱情线设定。
创作者的"浪漫幻想"
《流金岁月》这点改编,让所有人都对作品感到不满。
原著当中之所以亦舒的故事能够引发如此多的关注。
即便是百年之后的今天,重新翻开小说也会觉得质量不错。
主要是《流金岁月》两个人物特点各自鲜明,对于爱情的选择方式各有不同。
这对《流金岁月》而言,可谓是灵魂的设定。
但是影视剧版《流金岁月》,却选择更为大众的爱情线设定。

之所以对爱情线采取大刀阔斧的改编,源自于创作者对于时效性、商业性的考虑。
《流金岁月》原著的年代已经十分久远,原著剧情是否能够引发观众共鸣。
成为《流金岁月》创作者最大的担心。
与其照搬原著,被打上老套剧情的标签。
倒不如迎合大部分都市剧的设定,采取更为中庸、商业化的爱情线设计。

但让他们万万没想到,过分讨巧的商业化设定,却让影片口碑受到质疑。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创作者本身"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
大部分女主角的编剧都存在相同误区。
认为影视剧女性观众,最需要看到的剧情偏向于视觉性设定。
姐妹从内斗到回归正常关心的场面,更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女性题材的魅力所在
显然这点思路上的误区,让《流金岁月》较好的开头没有发挥出作用。
以女性作为核心点的影视剧,到底怎样的质量才叫合格。
实际上相对来说,并没有创作者想象的那么严苛。
独立女性的视觉、独立女性自身魅力的散发。
只要能够做好这两点,《流金岁月》的口碑便不会太差。

诚然《流金岁月》自身存在不小的败笔和问题。
但是总体来看,得益于较好的设定和优秀的原著。
整体来说《流金岁月》算得上一部好剧。
对于女性题材的探索和思考,角度都非常有趣。
虽说出现落入俗套的问题,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无伤大雅。

女性题材本身有自己的魅力所在,角色设定只要足够优秀,便会得到好评。
女性视觉下的叙事观设定,相对来说柔软度更高。
对于观众而言,这样简单、干净的设定本身便是最好的选择。
从撕逼、互怼的怪圈中走出,或许《流金岁月》可以做到更高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