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帧电影为何成为话题
作者:任姗姗
李安导演的电影《双子杀手》,让120帧又成了热门话题。
继2016年推出首部120帧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在自己设定的坐标上,又往前跨了一步。《双子杀手》是一部科幻题材的动作片,依然延续120帧+4K+3D的技术组合,并且为适应120帧的要求,首次用CG特效+动作捕捉打造了人类主角。简单说,《双子杀手》技术升级了,投入更大了。随之带来的讨论也更热烈了,最大分歧在于120帧:这样的技术革新是否必需?
我们知道,当前电影的通用格式是24帧/秒,这一标准从有声电影时代沿用至今。随着大片时代的到来,24帧显出不足,快速移动的画面容易出现拖尾、虚影、模糊等问题,在3D条件下则更为明显。高帧率拍摄让画面更清晰稳定,细节也更丰富连贯。近些年,一些导演开始尝试用高帧率拍摄电影,李安则首次尝试120帧,让每秒银幕更新120张画面。
120帧+4K+3D是什么体验?观看《双子杀手》如同置身巨屏高清电视前。观众眼中的世界清晰了数倍,感观变得极其敏锐,大量过去不被留意的细节冲击视觉,每个画面都蕴含巨大的信息量。高度清晰感带来了高度真实感:高速行驶的摩托车剪裁风的形状,子弹运行的轨迹被捕捉得清清楚楚,观众如同站在街角目击银幕上的一切,光线、灰尘、枪火、影子、水波、飞虫,触手可及。
100多年来,电影一直被视为造梦的艺术。某种程度上,模糊为电影带来特有的韵味,电影的魅力常在于与真实的似与不似之间。120帧改变了传统的观影感受,也因此被批评者认为像电视不像电影,失掉了电影感。
所以,到底是科技解放了艺术,还是消解了艺术?120帧的争议在于科技与艺术这对矛盾关系。
电影从诞生起就与科技密不可分。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上世纪20年代的有声电影,再到30年代的电影有了色彩,50年代出现宽银幕,七八十年代的立体环绕声,以及本世纪的《阿凡达》掀起3D电影技术新浪潮……电影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新技术让电影释放新魅力,也带来新的电影美学。当然,任何新生事物总有一个被接受的过程。
120帧的革新还与数字时代带来的焦虑有关。很多人认为,在这个被大屏小屏占领的全媒体时代,传统电影、传统电影院的生存正在遭遇挑战。论视觉效果,智能电视已经可以达到4K、8K,家庭影院让人们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大片的视听感受;论沉浸感、参与感,电子游戏比电影拥有更天然的优势。今天,电影如何巩固自己的观众群,满足不断升级的观赏需求?这是电影业求解的命题。
在追逐技术革新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电影不仅是一种观赏体验,也是一种叙事艺术。因为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好看依然是他们走进影院最重要的理由。在一个贫乏的故事面前,高新技术只会沦为炫技,不可能长久地挽留观众。这一点,中外电影都有过教训。
电影也许需要一场自我革命。这场革命,需要电影人、市场、观众、评论家一同完成。24帧经过100多年的完善,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创造,一部又一部作品的观众反馈,才塑造了众多经典。120帧只是一个开始。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需要故事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观念的革新。(任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