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融合发展:新技术 新产品 新动能

Xsens动作捕捉 2023-04-07 6426

□本报记者 尹琨

2023融合发展:新技术 新产品 新动能  第1张

发行数字藏品、打造元宇宙书店、推出虚拟数字人……2022年,出版业在内容智能构建、数字藏品销售、沉浸式文化体验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路径。进入2023年,如何进一步推动出版与技术深度融合?技术如何赋能数字文化消费新需求?未来又有哪些新技术值得关注?新年伊始,《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话多位业内人士。

内容优势持续释放

2022年,数传集团与中国纺织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吉林科技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合作推出近百本元宇宙图书,发行多款数字藏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数传集团副总裁温亚莉表示,2023年,元宇宙在出版领域的创新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其一是为出版融合提供更“高阶”的技术赋能,如通过推动算力升级、生产自动化、创作智能化,使出版的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其二是帮助出版业开拓更多形态丰富的融合产品。例如,在元宇宙技术的加持下,图书可变得更加可视化、可交互、可体验,以三维甚至多维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未来,层出不穷的融合产品将为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

2022年9月,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古籍文献和数字技术发布“3D超写实数字人苏东坡”。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翠萍表示,苏轼作为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大IP”,在出版、文旅、国际传播等方面的扩展性强、交互性需求高,与元宇宙技术的结合浑然一体,应用落地的场景也非常广泛。在朱翠萍看来,对于出版业融合发展来说,内容是根本。未来要在优质内容的挖掘上多下功夫,再探索技术的各种实现方式,由此方能实现内容与技术的“强强联手”,满足数字时代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持续高涨的需求。

中图云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不久前发布图壤·阅读元宇宙,集合5G新阅读内容产业联盟50余家出版单位的优质IP,打造新型文化消费空间,为“出版+元宇宙”的创新实践再添一抹亮色。在中图云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邵丹看来,内容是出版业的优势所在。技术的迭代会带来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公司积累的大量VR内容和3D数字资产,恰好适应虚拟现实技术环境下的内容呈现,也符合元宇宙时代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需求。

落地应用更进一步

在出版业与元宇宙、数字藏品等“火热”结合的同时,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新新的“冷”思考是,这些实践仍然面临着资金投入持续性存疑、盈利模式不清晰、业态发展不稳定、产业化态势不明朗等问题。

为此,张新新建议,出版业在新一年发挥技术赋能优势,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通盘规划,不是应景、跟风;其次,要着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驱动战略的运用,解决数字技术应用的可持续财务承诺能力,跨越基础研究和商业化产品之间的“鸿沟”;再次,提升编辑数字素养与技能,建强一支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显著的数字出版队伍,确保新业态的高质量、可持续。

2023融合发展:新技术 新产品 新动能  第2张

在邵丹看来,元宇宙等新技术应用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应注重“虚实结合”。公司目前已在线下对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和场景的虚实结合进行了规划布局,未来会继续打造线下场景,与图壤·阅读元宇宙双线并行,以虚促实,打造以优质出版IP为核心的出版产业链,构建可持续的融合出版数字经济新模式。

产品落地重在场景应用。“苏东坡数字人”作为文化导师目前已经“入职”中华书局,并推出表情包产品。朱翠萍介绍,未来还将推动“苏东坡数字人”在城市宣传、文化传播、全息沉浸式场景构建等场景的应用。古联公司将依托中华书局的深厚积淀,借助古籍大数据,筛选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先贤人物,形成“中华文化数字人”矩阵,积极布局中华文化的元宇宙产业方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飚同样看好虚拟数字人的发展前景。他谈道,动作捕捉技术、语音合成技术、人工智能等协同造就的虚拟数字人,目前可分为现实生活并不存在对应真人的虚拟IP和作为真人在虚拟世界投射的第二分身两个维度。2023年,各种技术交织使得虚拟人不断向真人靠拢,实现特定的“人设”,为出版单位打造品牌形象代言人、营销内容产品提供了诸多可能。

这些新技术值得期待

对于2023年值得出版业关注的新技术,张新新认为,数字孪生技术将在文化传播与传承、出版产品内容推介、出版人或出版机构品牌叙事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为重要抓手,出版内容数据、用户数据、交互数据等新要素融入生产传播的局面将会进一步扩大,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在动力机制、产品形态、技术应用、运维推广、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调节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进入2023年,图像智能处理、命名实体识别、文本自动分析、知识图谱、语音识别、多模态人机交互、区块链等技术都值得出版业进一步持续关注。”朱翠萍表示,出版智能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在产品形态、生产过程、版权溯源、宣传推广等方面都将实现与前沿技术的更深度融合,在多层级、多场景中提供知识服务,多渠道变现能力、综合文化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围绕“出版+元宇宙”带来的业态创新,温亚莉表示,内容生态将在元宇宙背景下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内容将会大量涌现,全景式、沉浸式的阅读将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此外,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也能够帮助出版业提升对各类资源的管理效率,加强版权保护,探索更多创新模式。

技术助力出版走出去。邵丹希望海内外出版行业能够依托新技术实现更多交互,与读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碰撞出富有创意的火花。她表示,图壤·阅读元宇宙发布后,将集结优质出版资源,融合新时代技术,对接国际平台,为全球“Z世代”提供新型文化消费服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从出版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来说,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王飚表示,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等技术的持续深化应用,基于自身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的数据体系建设将成为未来出版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数据中台将在出版业得到更大力度的推行。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出版产业大脑”,将在产业趋势研判、生产链和产业链重塑、企业决策、行业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出版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