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2022:双奥之城」“科技国家队”现身:冬奥“黑科技”,在冰雪中起舞
本期话题:北京冬奥,从不断助力运动员刷新冬奥纪录的“冰丝带”,到冰刀上的“力学科技”——“黑科技”翩翩起舞的背后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冬奥健儿背后,又是怎样一支“科技国家队”在发挥怎样的作用?奥运赛场的“科技军备竞赛”是否会打破竞技的“公平”?科技让“裁判”更精准是否也会带走由偶然性产生的“惊喜和遗憾”?奥运、科技与人,未来如何共融?本期节目将邀请冬奥背后的“科技国家队”为您揭秘。
本期嘉宾:
上海体育学院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 刘宇
科技行业资深媒体人、网易科技主编 宁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评论员、《远见》栏目制作人 王思远
天时:冬奥黑科技初印象
王思远:欢迎两位嘉宾。北京冬奥,我印象最深的是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参赛选手间多次出现激烈碰撞,最后裁判员通过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准确捕捉细节,认定中国选手任子威夺冠,这事给我印象很深。两位对这届冬奥的哪些“黑科技”印象最深?
刘宇:我本人日常工作就是从生物力学角度来助力运动员提高成绩,我们关注的主体还是人——运动员。主持人谈到转播科技,其实我们做人体运动技术分析时,也会用到这种高速摄像机,对空间标定——包括二维和三维动作分析。把运动员的精细动作,特别是运动学相关指标,如关节角度、角速度、身体重心速度,生物力学的参数指标回馈给运动员和教练员,助力他们科学训练。
宁琦:本届冬奥,我看的更多的是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数字孪生、5G和刘院长说的三维动作捕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幕式上的节目《雪花》——很多小朋友在地面屏上玩耍,我仔细看了小雪花和地面屏间的互动,因为小雪花(小朋友)的奔跑是带有无序性的,我在观察是否有延时——结果令我震惊,这个衔接做得非常完美。
地利:“冰丝带”如何助运动员屡破纪录
王思远:冬奥会的火爆,节俭但不失精彩的开幕式起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天时——让黑科技得以展现和被关注。再说地利,这次场馆中大家提到最多的是“冰丝带”——国家速滑馆2月5号以来,不断诞生新奥运纪录。有人分析,是“冰丝带”高科技制冰技术让场地更顺滑,更利于出成绩。场馆硬件条件对成绩影响真这么大吗?
刘宇:绝对有关系。人的运动成绩表现取决于“人、机、环”,“人”是主体,“机”是人机互动,“环”是环境。比如“冰丝带”这种,通过新的制冰技术让冰的硬度、厚度、温度非常稳定,运动员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出成绩。运动员的刻苦训练是主因,但科技支撑也必不可少,像“冰丝带”的建造已经创造了多项新纪录,包括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
除场地外,还有运动科技。比如,运动员大道速滑,冰刀后跟会与鞋脱离出去,步幅比较大时,传统冰刀会限制运动员的关节活动度,特别是膝关节、踝关节和趾指关节。生物力学研究发现,如果把冰刀和冰鞋间脱离一点点距离,就可以把关节、关节肌肉的功能更大发挥,所以成绩就有提高。这些都是从理论、科技上的创新和突破,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的范例。
王思远:大环境、小硬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人体机能完美释放。宁琦怎么看?
宁琦:为什么“冰丝带”容易出成绩?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冰面上存在一层薄膜,是水和冰粒子的混合物,它起到润滑作用。科学家同时发现,冰面到了零下20多摄氏度时,摩擦力会开始增加。只有在合适的温度区间,摩擦力才比较适合滑行。
“冰丝带”是使用二氧化碳制冰,不仅更环保,还能更好控制温度,据说冰面的温差可以精确控制在0.5摄氏度左右,所以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也保证了“冰丝带”容易出成绩。
(图:“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组做测试研究准备 受访者提供)
人和:“科技国家队”现身,为冬奥夺金增能
王思远:说了天时、地利,再来说人和,就是冬奥国家队背后的“科技国家队”了。刘院长,中国队冬奥夺冠背后,运动员是台前明星,你们是幕后英雄——你们作为背后的科技国家队,日常工作都做什么?对运动员有哪些帮助?
刘宇:奥运竞技场已不仅是各国运动员生理机能的比拼,而是体育强国、科技强国“没有硝烟的军备竞赛”了。在运动队,运动员是中心,教练员是主导,我们只是起辅助和支撑助力作用。
你提到的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是国家科技部针对“十三五”举办冬奥的体育科技支持项目。过去生物力学用的是传统摄影测量,测量完后我们还要进行手工“数字化录入”,但现在数字化是基于人工智能和视觉识别的技术,也就是说经过深度学习,可以在外形基础上,自动通过模型计算出运动员身体重心的位置,计算出生物力学指标。此外,还可以在运动员身上安装可穿戴的微型传感器,基于超宽带惯导系统,记录运动员全程的位置、速度、落地冲击力,这些信息都可以助力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
还有一些“增能技术”,包括装备、运动服“减阻”等技术,神经生物力学增能技术——通过脑科学手段对运动员进行电刺激调控,又称为“神经启动技术”,这个是尝试性的,在国际上也比较受关注。
宁琦:刘院长,这个情况很普及吗?是所有队伍都会配备专业人士,还是只针对国家队?
刘宇:只是国家队,而且国家队也是“根据需求”配备。我们国家冬季项目起步较晚,特别是雪上项目门槛较高,用生物力学做技战术分析时也比较难。比如,在给冬季项目运动员进行技战术分析时,就会遭遇工作范围大、环境复杂、气温过低等因素影响。但这次“科技冬奥”有科技部支撑,很多运动队里都有相关配置。
(图:科技团队搭建测试设备,捕捉运动员动作 受访者提供)
科技军备竞赛,是否会破坏体育“公平”?
王思远:既然从硬件到软件各个功能、不同战略层面的协同,能使科技对运动员对成绩帮助这么大,那“科技军备竞赛”是否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体育“公平”?这可能涉及到运动伦理问题,刘院长怎么看?
刘宇:确实有这样的因素。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些奥运奖牌在前面的大国和强国,都是科技作为竞技支撑的发达国家。除了中长跑等项目,靠耐力、人种的项目,可能靠天分优势。整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相辅相成,科技水平可以帮助人类挑战各种极限,包括医学上也是一样,也是靠技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科技强国。
王思远:宁琦从科技媒体人角度怎么看?
宁琦:科技会不会对体育赛事产生影响?肯定有。有过先例,比如“鲨鱼皮”泳衣,因为严重影响公平已经被禁止了。科技介入体育赛事的本质,并不是要把体育赛事变成军备竞赛,更多是去契合人体结构,让人类突破极限,比如说刘院长他们为运动员提供三维动作捕捉,让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不足,突破极限,这是科技给体育带来的益处。
(图:科技冬奥项目组与教练员一起分析运动员生物力学数据 受访者提供)
裁判黑科技是否会剥夺竞技体育“遗憾和惊喜”的魅力
王思远:科技应该是助力,不应该是主力。再来看裁判技术上的黑科技。有人说体育竞技的魅力,在于对抗性、偶然性。因为有了偶然,体育才会带来感官上的刺激,精神上的惊喜和遗憾,也才因此更有魅力,就像1986年世界杯迭戈·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裁判技术的黑科技多了,准确和透明,会不会减少惊喜和遗憾,从而影响体育的魅力?
刘宇:这个问题你说得确实很好。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竞赛,强调的就是公平、公正、透明。过去很多项目靠人为或裁判,如果裁判看不到或看不清楚,你也只能认了。我们虽然承认这种偶然性,但是因为有规则,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要最大限度保证比赛的公平和公正。这些裁判技术,也要加入人为判别的因素,这都是一体的两面。
宁琦:思远刚才说,体育竞技的魅力之一是遗憾。但遗憾真的是一种魅力吗?迭戈·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对英格兰队公平吗?越清楚,对于公平公正的环境是越有利的。
刘宇:体育比赛公平、公正是必须的。但有时候过度强调清晰,会干扰到比赛的观赏性。迭戈·马拉多纳上帝之手是比较极端的例子,确实不该判进球。但有些比赛,过分强调清晰,会干扰到比赛的观赏性和节奏,比如短道速滑,有意犯规肯定是要判的,但很多情况下是比赛环境设置,导致无意的身体接触。短道速滑比速度,就不该限制速度发挥,也不该让运动员因为无意的身体接触,多年努力被埋没,这个方向要找到平衡。
王思远:干净的竞技、难以避免的冲撞,不应像刻度、机器一样判定。
刘宇:对的,还是要考虑人的因素。
王思远:百年冬奥,每一届都会有黑科技。1948年瑞士圣莫里茨冬奥会首次用电子计时技术,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首次用人工造雪技术,再到北京冬奥——任何事也无法阻挡科技融入冬奥会。科技、奥运和人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刘宇:竞技的主角是人。但科技对人不仅仅关乎到竞技,也关乎到生活质量、青少年运动能力、老年人的健康,这些都有重要的意义。
宁琦:很多人在讨论说,如果让杰西·欧文斯现在来跑塑胶跑道,速度不一定会比尤塞恩·博尔特慢。我不这么看,尤塞恩·博尔特是经历了很多科技带来的营养搭配和系统训练后,站在人类的极限上。我理解,科技和奥运是同一个初衷——让人类突破极限,突破自我,攀上更高的山峰。
(本期内容编辑 吕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