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水之道》:为它熬夜,为它着迷
12月16日,《阿凡达:水之道》首日票房超1.65亿,其中零点场票房超过3600万,这意味着,27.3万人在这一天为电影熬了个大夜。
电影院冷清很久了。疫情三年,影院关关停停,大盘屡创新低。但大导演卡梅隆带着“鸽王”《阿凡达2》归来,电影院又成为了殿堂般的存在。
2009年,《阿凡达》上映时,创造了万人空巷的纪录,许多人还历历在目。说这部影片以一己之力将电影推进了一个时代都毫不为过。卡梅隆用自己团队自主研发的3D摄影系统,将银幕呈现的深度空间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境地,全新的动态捕捉动画技术,让虚拟人物的一颦一笑都逼真到前所未见的程度。至于票房,它至今保持着全球票房最高电影的霸主地位。从诞生开始,《阿凡达》的意义,就远远超过其作为一部电影的本身。
13年后,《阿凡达2》依然不止是一部电影。
上映当天,全国最大的院线万达联动五城来了场零点粉丝派对,北京、上海、深圳、大连、济南五大城市同框连线,并在广州、成都、东莞、宁波、长沙、大庆、合肥、青岛、沈阳、南昌等十座城市进行银幕直播。影院的空间被满满的阿凡达元素盛装打扮起来,许多观众专门挑选了蓝色的衣服作为观影配搭,有影迷精心cos成阿凡达的模样,响亮的倒计时口号喊得振奋人心,许多人说,十三年前的记忆一直延续着影响了之后的职业甚至人生选择……一部电影上映,对一群人来说,就像过节。
上海寰映影城久光中心店的《阿凡达2》零点场。
如果说当年第一部《阿凡达》的横空出世,卡梅隆所开创的3D蓝星是让人好奇和激动的,这一部的《阿凡达2》则呈现了技术的另一种高明,那种经由过于逼真的视觉所创造出的极为真实的心理感受。
卡梅隆曾谈到,“不管什么问题遇到水,都要比之前还困难十倍。”水元素的加入,不仅要模拟出极度复杂的流体动态,还要解决水下拍摄和水下动作捕捉的各种细节难题,而空气与水的交界面还会形成“移动镜像”。这些环节稍有处理不当或演算不够准确,总会露出点别扭的破绽。
《阿凡达:水之道》剧照
《水之道》技术上的登峰造极是另一种境界,让人忘记感叹特效的高明与超前,一切清晰明确得就像潘多拉星球上的诸多奇珍异兽和纳威人都是真实存在的一般。影片中每一帧画面中光影的闪烁与流动,水花的细腻与韵律,人物、动物和水之间互动所产生的姿态与影响,都逼真到让人完全忽略掉技术的存在。
“你都不觉得它是一个特效做的人,感觉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一样,有灵魂。不光是有灵魂,甚至有一种和你心灵相通的感觉。我是做特效行业的,我经常会看到他眼睛里面闪了一丝不容易捕捉到的那种光,太震撼了。”
国内顶级视效师黄石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完《阿凡达》回去后,“兴奋了快一个礼拜,这个完全改变了我对一个电影艺术的认知。”之后,黄石从专业角度对《阿凡达:水之道》中的亮点向影迷们进行解读。“特效最害怕两样东西。一个是毛发,另外就是水。它又有水,又有毛发,可想而知难度非常大。卡梅隆发明了很多的这种技术,做水下的动作捕捉和各种防反光,包括摄影都是非常独创的一套流程。”
黄石
对于这部电影实现的技术突破,黄石激动地表示,“《水之道》这个名字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关于它片子里面的‘水之道’,另外对于我们特效从业者,更多的是关于水这件事情,在特效行业里面的地位已经彻底改变了。《阿凡达2》的特效,把我们关于水的这件事情,拉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影评人谭飞借着最近世界杯的劲头感叹,“《阿凡达》就是电影的‘大力神杯’”,同时引申到这部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时,谭飞表示,“中国电影受《阿凡达》的影响也是很多的,包括我们看到的《流浪地球》,因为这种特效技术在全世界往前走,才能让中国电影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阿凡达》就是一个巨人。”
海洋环保大咖、科普作家马之恒对电影中的海底世界和全新物种进行跨界解读——马之恒为观众们解读了影片中重要的角色“图鲲”的原型,来自地球上的座头鲸。“图鲲的尾巴又有一点像海豹的鳍脚,它背上还生长着一些很厚重的甲壳;另外一种动物掠波翼龙,生活方式有点类似于飞鱼,形象上借鉴了地球上旗鱼的身体,再配上一个翼龙的脑袋,同时加上了翼龙的牙齿,营造出一种陌生感。”
马之恒还结合上一部《阿凡达》,分析了潘多拉星球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甚至从细节中读解出纳威族群的进化密码,“它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一颗陌生的外星球上,但是里面的动物被塑造成的样子,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从潘狐猴到纳威人。
有的人因为《阿凡达》爱上电影,有的人因为《阿凡达》爱上技术,有的人因为《阿凡达》更爱地球。
“第一次看到了3D《阿凡达》开始,我们就跟《阿凡达》有了连接,自从他走了以后,我们像等待爱人一样,等待他的到来。”北京的一位影迷在分享时谈到,“我们从影片里边看到人文的关怀,不光是声效的震撼,还有环保的理念,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是让我们注意到了全球人类和生物都是公平的,使我们走向环保的道路,成为一个志愿者。”
《阿凡达:水之道》剧照
记者手记:这就是电影院必须存在的理由
即便再怎么吐槽心疼电影票价的高昂,还是第一时间迫不及待地刷个大夜去潘多拉星球“旅个游”。推荐还没买票的朋友们,能看IMAX就不要降标,如果屏幕不够大,尽量选影厅中间靠前的位置,看电影的时候,你一定会希望能离那个世界更近一点。只要画面里的景一美,就恨不得屏幕大一点再大一点,想把每一个细节都看清楚,想被巨大的银幕包裹着完全沉浸被卡梅隆缔造的绚烂所包围。
晒了票根,一连串的人来问,“好看吗?”
“好看!”是毋庸置疑可以斩钉截铁的回答。《阿凡达2》就是这样一部毫无疑问可以纯粹用“好看”两个字来形容的电影,字面意义,不带任何偏差,每一瞥都是惊鸿。
从情节来说,它是标准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人物的命运与弧光,矛盾冲突的生发和解决,满满的都是“套路”,又刚刚好卡准了叙事和观众心理的节奏。个体的成长与家庭的力量作为主线,已经被无数次印证过是绝不出错的万金油,环保主题、种族身份以及关于“人之为人”的升华探讨并不见得精妙或创新,但《阿凡达:水之道》在极其硬核的全新高精尖技术的加持下回归一种古典主义,朴素的故事是大道至简,所有要传递的精神,只要看到那些奇美画面的人都必然心领神会。
《阿凡达:水之道》剧照
甚至连3个多小时的时长,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来说都是必须的。以情节推进来说,电影里相当多的情节并不服务于叙事,杰克一家为躲避追杀离开原本的热带雨林,避世于新的岛礁族部落,和第一部《阿凡达》的展开路径有类似的地方,外来者进入一个新世界,观众可以跟随电影中人物的视角进行一番全新的探寻。而“凡二代”的青少年视角使得历险更加妙趣横生。大量的海底漫游和动物驯养戏份,毋需任何剧情辅助,情感也不必被归纳总结,所有的信息交给眼睛和耳朵。
即使也有观众吐槽节奏拖沓,进展缓慢,这些段落对于笔者来说,反而是观影过程中最享受的时刻,对大银幕的凝视进入真正的“沉浸式”体验,时间不再被蒙太奇剪辑压缩和跳跃,每分每秒的物理时间,都和片中人物的行进达到统一和同步。观看的行为中,因为和主人公一同经历这场长久的漫游,生理时钟上也得以更共情地进入到整个故事当中。
《阿凡达:水之道》剧照
相比之下,那些“大片”所必须标配的打斗、追逐,反而显得多余和乏味起来——毕竟在电影工业突飞猛进的这十多年里,我们已经见识了足够多上天入地的大场面,各种天马行空的“速度与激情”也早把电影能够制造的所谓的“奇观”卷得难出新裁。甚至于影片的前三分之一,在回溯剧情、交代人物关系时,笔者内心都生出一丝困倦——心想果然当年震惊世界的3D技术,放到十几年后也让人见怪不怪了,曾经惊艳绝伦的潘多拉再次相逢也就美则美矣了,陷入好莱坞传统叙事套路的“家庭至上”和被反复变奏的“弑父” 情结怎么看,都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
《阿凡达:水之道》剧照
而海洋世界的序幕一经拉开,卡梅隆造了一个地球之外的异世界,那满含深情写给地球的质朴情书,就让人完全摒弃了所有的期待和审视,还会不由得时不时做上几个深呼吸。
卡梅隆是无愧于电影的“巨匠”,用极致的电影技术语言,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电影的功能——造梦,这一点上来说,《阿凡达2》依然是当下这个时代,最“电影”的电影。而我们必须对《阿凡达》第三、四、五部抱有期待,因为这样电影还在被拍摄生产,爱电影的人还能被这样地聚集在一起,电影院就有必须存在下去的理由。
粉丝们的阿凡达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