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深圳自然故事纪录片《野性都市》主创团队:用镜头记录守护深圳青山绿水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9月13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9月13日至15日,聚焦深圳自然故事的纪录片《野性都市》,连续三晚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黄金时段首播。9月13日,主创团队接受深圳特区报专访,讲述用一帧帧镜头背后,所记录和守护的深圳绿水青山和生物多样性的故事。
引领公众认识深圳认同大自然美好
“希望引领公众到自然中去,认识自己的家园,认同家园的美好。”《野性都市》制片人、深圳市方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倩告诉记者,“这是主创团队5年前策划该纪录片的初衷。”
这个非常年轻的团队,早在2015年就开始持续跟踪记录深圳的自然生态,因而有机会见到深圳非常特别的一面。生境之多样,有山岭、海洋、沙滩、湿地、河流、农田;生物之丰富,有2万多个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看到大自然的美好,也渴望通过视频传递美好。
这份心愿,得到了很多肯定和支持。比如讲述深圳湾禁渔守护候鸟的《湾区庇护所》,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支持,共同出品;《海岛食堂》,登上未向公众开放的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岛;《郊野秀场》,走进了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馆所落户的坪山区。还有很多深圳的自然教育专家、自然爱好者相助,以集体智慧共同完成了这部三集纪录片。
带着好奇追踪大自然的不可思议
“拍摄自然纪录片对于团队而言,挑战很大。这个挑战来源于改变。拍摄对象自由、野性、活力,当然也不接受人类的安排,需要人类尊崇它们,悉心观察和记录。”《郊野秀场》导演易进、曲赟回忆说。
《湾区庇护所》导演张睿娇、罗亚琴也深有同感。他们拍摄的主角,是飞越千山万水来到深圳湾过冬的候鸟。在拍摄现场,摄影师也是导演,需要在鸟类重复的动作和行为中,及时捕捉到可以发展成故事的细节。比如深圳常见的小白鹭,很容易就能被拍到觅食、打闹等行为,且每天如此重复。但有一天,一只不知因何故断脚的小白鹭飞入了摄影师的视野。“受伤的它如何捕食?会否受到同类的排斥或攻击?”带着好奇和未知,镜头开始追踪它。
在内伶仃岛拍摄《海岛食堂》,导演殷秀明和团队除了背负沉重的摄影器材,还得带上足够多的食物和水。岛上没有交通工具,在三四十摄氏度的炎夏,摄制组常常一走就是一天。2019年和2020年是深圳史上较干旱的年份,导致昆虫数量减少,并直接影响到其他物种数量减少。因为自然界本身是闭环,环环相扣。这给摄制组寻找、拍摄动植物带来很大困难。
自然界还有很多不可思议!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海岛食堂》蜈蚣和银环蛇对决的场景。银环蛇作为陆地毒性排名第四的毒蛇,竟被蜈蚣吃掉。拍摄中,摄制组使用了微距镜头,靠得很近。不料蜈蚣突然转身扑向镜头,把摄影师吓得机器都掉了。
亲睹物种回归收获记录最大惊喜
7年拍摄之旅,主创团队踏访深圳的青山绿水。每个镜头背后,都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过程。
“那是什么鱼?跳跳鱼吗?好不好吃?”张睿娇、罗亚琴介绍,在深圳湾公园拍摄《湾区庇护所》时,常常听到围观市民发出诸如此类的疑问。每当此时,他们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希望把这部回顾深圳湾变迁、讨论人与自然关系的纪录片做好,引导公众认识自然、守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
易进、曲赟告诉记者,《郊野秀场》中亮相的“香港瘰螈”为什么会出现在深圳?它们长什么样,如何求偶产卵,为何夏眠?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拍摄之初就需要摄制组形成庞大知识储备,并在野外遭遇某物种时能准确分辨出它的种类、习性、特点。这是纪录片拍摄的基石。认识还远远不够,在众多自然领域的专家学者、爱好者的助力下,摄制组还要给不同物种定点定位,做好拍摄准备,要反复调整拍摄距离,改进拍摄器材,确保在这场“不被打扰的相逢”中,拍摄记录工作不影响生物的正常行为状态。比如在坪山区马峦山碧岭瀑布两边,摄制组使用了线缆飞猫,呈现出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
“拍摄中,从山海连城·公园城市建设到手作步道、远足郊野径,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让我们直观感受到深圳生态文明向善向好的变化。尤其是亲睹越来越多消失的物种,重返深圳,重现山水林田湖草海,这是拍摄纪录片收获的最大惊喜。”易进、曲赟说。
(原标题:专访深圳自然故事纪录片《野性都市》主创团队:用镜头记录守护深圳青山绿水)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