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声响探测捕(鱼)技术
古代声响探测捕(鱼)技术
古代捕鱼的办法有很多,用来狩猎和捕鱼的工具也种类丰富:长矛、弓、骨镞、石球等工具用于猎捕陆地上的猎物;骨制的鱼钩、鱼叉、鱼镖以及麻绳编织的渔网用于捕捞水里的鱼类。
古代甲骨文中就有用竿和网捕鱼的象形文字;《易经·系辞下》中有“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的记载。
这里讲的是用声响吸引鱼群来捕鱼的方法,渔民在捕鱼时常用木棒敲打船板发出声响,把鱼群去赶到一定的方向去,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
利用声响捕鱼,有两种含义:一是以人造声响逼集鱼群;一是利用鱼群的活动或其本身发出的声音,以某种器具探测它的方位和数量。古代人对这两种方法都有发现和利用。
汉代人已发现,声响会使鱼类藏伏渊底。《淮南子·齐俗训》说:“击舟水中,鸟闻之而高翔,鱼闻之而渊藏。”这样敲击船板,就能捕捉到更多的鱼。
鸣桹,又称鸣榔,是指把多条渔船围成一圈,用木头敲击船舷,利用声音捕鱼的一种方法,至少汉代已经出现。
图 古代捕鱼图
唐、宋两代,鄱阳湖的渔民曾以敲锣打鼓、或敲击船尾横木,捕捞鱼群。后者又称为“鸣桹〔lang狼〕”。捕捞时,集船数十艘或上百艘,众渔民同时敲打。在这种“噪声”干扰下,起初鱼群结集,伏于水底,继而失去平衡,翻仰水面。此时,以罩捞取,如同拾之平地。
古代诗词里有描写这种场面的诗,例如:
“尽日平湖上,鸣桹仍动桨。丁丁入波心,澄澈和清响。鹭听独寂寞,鱼惊昧来往。尽水无所逃,川中有钩党。”(《全唐诗》卷六一一唐皮日休《鸣桹》)
沙禽相呼曙色分,渔浦鸣桹十里闻。(唐独孤及《早发龙沮馆舟中寄东海徐司仓郑司户》)
山头看得独分明,阵阵鱼花水面轻。指点鸣榔打围去,渔人齐说好先生(清陈廷宪《澎湖杂咏其一》)
明代还记载一种以去节竹筒探听水下鱼群的方法。竹筒的功能类似现代的“声纳”。
将去节长竹筒,一直插入水底,以此可听到水下鱼群活动声,判断鱼群出现的方位和数量。尤其是在黄花鱼(又称“石首鱼”或“勒鱼”)鱼汛到来之时,听闻情况会令人惊喜不已。
明代田汝成在其《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五中同样有记载:
“杭人最重江鱼,鱼首有白石二枚,又名石首鱼。每岁孟夏,来自海洋,绵亘数月,其声如雷,若有神物驱押之者。渔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流取之,有一网而举千头者。”
类似的描述也见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王士性的《广志绎》等著作。
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也有类似记载。他言及宁波、温州等地渔民以巨舰下海捕捞之情形。鱼汛之时,“鱼如山排列而至,皆有声。渔师皆以篙筒下水听之”。
清郭柏苍还在《海错百一录》中写道:
“或以洋山鱼能鸣,网师以长竹筒插水听之,闻其鸣,则下网。”
可见,以去节竹筒听水下鱼声的发现,最晚出现明代,并一直为沿海渔民袭用至今。
或许受到竹筒探听鱼群的启发,人又以去节竹筒作为地听器。郑光祖在《一斑录》中写道:
“凡平地, 数十里外人马大众行声, 可探之于地。以四五尺大竹管, 通去其节, 埋入地, 以耳听之即知”。
在江南有一种常用的“竹管窃听器”,它是用一根根凿穿内节的毛竹连接在一起的,放置在地下、水下或者隐蔽在地上、建筑物内,进行较短距离的窃听,耳听竹筒口,有嗡嗡的声音,像敲鼓一般。这就变成了“墙听”,“隔墙有耳”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吧!
大家看到这个竹管窃听器有没有什么联想呢?
没错,这种以竹筒听地声的方法正是近代医用听诊器的始祖。那么,问题来了,“听诊器”真的是西方“发明”的吗?!
我看未必吧,极大可能是中国人发明的,此外还是今天电话的祖先吧!电话的基本原理。两个电话要进行通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一根线把两个电话连起来,小时候玩的两个人拿两个话筒,中间用绳连起来,抻紧了,就能实现通话了。
当然了,从竹管窃听器到电话还需要一个条件有了“电”才行,还需要知道电能发声等等,这里就不讨论了啊。
不过,依据中国“共鸣器”的发展演变,可得不出西方“发明”听诊器的结论,问题就在于此,今天国人不知古代居然还存在窃听器,也难以想象“听诊器”真是中国发明的!这要是和今天的国人说反而不会相信,要遭到嘲笑,为什么不愿意相信其实祖宗才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呢,真是奇怪!
哎呀!仅仅因黄钟律管“相应”共鸣,就发现了这么多的古代科技,真是意想不到!想必还有更多神奇的古代科技,等待我们去认识了解。说起来,古代度量衡,以“律”为基准作为度量衡的标准,真是一点没错!
古人真是了不起,又或者说我们对古代太过无知了,事物的发展相互之间联系密切,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仅以一点牵扯出来这么多的科技,生活就是科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