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档,国产科幻片扎堆出现了。
《明日战记》《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冲出地球》接连上映,机甲科幻、科幻喜剧和科幻动画轮番上演。
其中票房最高的《独行月球》,内地票房已突破23亿元。
在《流浪地球》之后,国产科幻电影是否有底气,向前飞跃一步?
国产科幻的春天真的要来了吗?或者,我们仍然在原地踏步?
时光君特别策划的音频节目【时光播客】,我们邀请到电影制片人王双,一起聊聊国产科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流浪地球》上映时,很多科幻迷们兴高采烈地坚信,2019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但同年上映的《上海堡垒》票房惨败口碑扑街,“科幻元年论”的支持者们似乎又开始犹豫了。这一犹豫,直到2022年夏天,影迷们才终于等到了国产科幻片的集中爆发。古天乐监制并领衔主演的《明日战记》,是其中科幻气质最硬核的一部电影。如今电影已经上映一周多,时光君也想敞开聊聊,这部电影的“长处”和“短板”。“长处”当然是影片的特效水准,《明日战记》是香港电影工业最强水准的集中体现,也代表了香港特效CG制作的整体水平。它使用了超过1700个特效镜头,占据全片百分之九十,超出以往亚洲电影所做的数量,总投资额高达4.5亿港元,投资规模创下港片之最。这也是“科幻迷”和“手办狂人”古天乐,多年来的圆梦之作。为了打造这部科幻片,他组建了“天下一”电影制片公司,还收购了影片导演吴炫辉的制作公司FATface。影片在机甲的设定、军事装备的细节等方面都做得相当扎实。无论是重工打造的动力装甲、1:1大小的战机机舱,还是人类与外星生物、机甲战士激烈对打的战斗场面,都足够让很多机甲迷看得热血沸腾。影片上映一周多,目前内地票房刚过3亿,猫眼预测最终票房落点为5.2亿,似乎未达预期。
显然,有很多观众和时光君一样,发现了《明日战记》的“短板”。
这部电影砸了大价钱的视觉特效,没能遮住故事的单薄,撇开视觉层面的狂轰乱炸以外,观众似乎很难找到足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电影制片人王双看来,“我们欣赏科幻片,除了所谓的视觉奇观之外,科幻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要去告诉观众一个全新的科幻概念,这就是所谓的高概念电影。”科幻片是最适合做高概念电影的,《流浪地球》的成功,也因为概念足够高,它传递了‘带着地球去流浪’的主题。
这个主题内核,带有中国人特有的对家园故土的眷恋,是东方式乡愁的体现。
反观《明日战记》,它虽然是一部机甲科幻片,但整个故事细究下来,还是传统港式警匪片的内核,而且人物塑造做得比较单薄。后面不管是主角的背叛、牺牲、还是营救,观众的情绪都很难被调动起来。科幻片本就观影门槛偏高,它到底怎么能够突破圈层,找到和大众情绪的有效结合点?在这一点上,《独行月球》做得更成功一些,科幻加喜剧的类型设定,更容易实现“合家欢”的效果。《独行月球》改编自韩国漫画家赵石的同名漫画,影片故事主线类似《火星救援》+《楚门的世界》的基调,结尾的安排、动物角色袋鼠均来源于漫画。
在演员方面,它主打沈腾和马丽这对“国民度”极高的喜剧CP组合,很多戏是紧紧围绕他们的爱情线去做的。
原作漫画中的独孤月和女主角,是没有爱情戏的,更多都是男主角的独角戏。开心麻花团队根据他们的创作习惯和国内观众的喜好,进行了大量本土化改编。片中“宇宙这么大,我们终会遇见”的主题,不仅有浪漫元素,也回归了科幻片的内核。“硬科幻”和“软科幻”复盘今年夏天上映的国产科幻片,单纯的“硬科幻”电影,只有《明日战记》一部。其他电影更多是借用了科幻的设定和元素,我们也可以理解是“软科幻”电影。例如陈思诚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全片充满童趣元素,奇幻色彩更加突出。其实这部电影的特效比重并不低,全片大概有1500个以上的特效镜头,特效的难度主要集中制作在“莫扎特”这个外星人身上。这还是第一部在外景地现场实现动作捕捉虚拟拍摄的国产片。剧组搭建了一套实时的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系统,大大减轻了后期动画的工作量。“莫扎特”在卧室中初见任小天时,金鱼在空中跃起,书本、模型在房间里旋转纷飞,壁纸上的星空随着音乐而流转,这些特效镜头都做得十分出彩。
《冲出地球》是一部架空世界观的科幻动画片,影片由光线&彩条屋团队打造。影片反乌托邦的设定、废土元素、飞船和外星力量都让人眼前一亮,但从结果来说,区区1000万的票房显然不太理想。导演胡一泊出现在各地影院,向每一个观众鞠躬致谢的样子,看起来有点让人心酸。在时光君看来,国产科幻电影也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毫无疑问,我们需要更多“硬科幻”电影,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同时,我们也需要有更多创意和想象力的“软科幻”电影,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新鲜体验。
“另类科幻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该片去年平遥电影节展映后好评如潮,今年在北京电影节更是一票难求。
它是郭帆工作室继《流浪地球》之后投资制作的第一部电影,郭帆本人也在片中客串。影片在主角们寻找外星人的过程中,一路遇到了各种装神弄鬼的“妖魔鬼怪“。它没有硬核科幻特效,没有太空场景和宇宙战争,可能连“软科幻”电影都称不上,但又处处蕴藏着科幻情怀。科幻片不完全等于特效大片,从类型创新这个层面上来说,《宇宙探索编辑部》完成了国产科幻的另一种探索。关于国产科幻片的未来,每个科幻迷,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想象。
相对其他类型片来说,科幻电影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投资与回报很容易不成正比,这让很多投资方望而却步。
今年暑期档的《明日战记》虽然是不完美的,但这部片背后,有古天乐和剧组竭尽所能的探索精神,这值得所有电影人的一份尊敬。在制片人王双看来,“这个项目启动时间很早,所以有些吃亏。如果它能在《流浪地球》之前上映的话,它收获的评价可能会高得多。”“动画或者科幻类型的电影,因为它的创作周期很长,所以无形中会把风险拉得很大。这需要创作者在要领先于市场,提前预判几年后的观众的审美会是怎样,这真的很难。”它需要电影工业制作能力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创作者投入到这个领域,也需要有足够数量的电影作为积累。
《明日战记》更像是一个为国产科幻打基础的作品,当这样的作品能有10部、100部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等来一部世界级的国产科幻片。
国内虽然电影工业体系未能追及好莱坞,但不乏《三体》这样世界观扎实,拥有中国式叙事基因的科幻文学作品。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像刘慈欣这样的科幻人才,去挖掘一些更适合改编的科幻故事。除了前面提到的《宇宙探索编辑部》,放眼未来,国产科幻片其实有不少存货和新片蓄势待发。《流浪地球2》已定档明年春节档,它延续了第一部的制作班底,刘慈欣监制,吴京、刘德华担任主演。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续作,或许又将带领国产科幻的整体水平,再向前飞越一步。张小北执导的“机甲科幻”题材电影《拓星者》已经运作了数年,张番番执导的电影版《三体》似乎已经杳无音信,但电视剧版《三体》已经拍完待播。宁浩的新片《红毯先生》,和他之前的《疯狂的外星人》一样,剧本都与刘慈欣的《乡村教师》相关,影片很有可能出现科幻元素。一直走在华语技术前沿的徐克导演,几年前曾宣布在筹备自己的原创科幻新片《星宠》。今年6月,古天乐宣布将为一部宇宙航天题材的科幻片《天梯》担任监制。